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写作指导

小学阅读指导策略研究,小学生阅读策略研究

时间:2023-03-06 11:55:02 作者:周老师 字数:118045字

一、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之我见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之我见
陵江二小
黄文桦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精神成长、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会使他们终身受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150万字;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通过对在校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问卷,我们不难发现如今的小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阅读方式失当。阅读书目,阅读时间,阅读目的都很随意;2、阅读习惯不良 。读书只看轮廓,跳着读的现象严重,还有的只图情节的大致了解或某些内容的惊奇,“不求甚解”。阅读时不加思索,不做笔记或卡片;3、阅读数量不足。很多同学一学期除了一本语文书就是一本作文书;4、阅读品质不高。文化快餐充斥其间,而且名著更是存在着叫好不叫座的现象;5、阅读时间有限。在阅读时间安排的问题上,大多数学生都习惯于放在假期中阅读,或在双休日老师要求做摘记时才阅读一些,其余情况阅读时间每天几乎为零。

二、燃起阅读情

燃起阅读情,点亮悦读路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策略内容摘要:心理学研究证明,六、七岁的孩子处在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将会事半功倍。悦读要使孩子肯读、会读、喜读,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贯彻阅读策略,在家长的辅助下,使悦读之花从一枝独秀成为满城春色。关键词:低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策略悦读
童年生活应是多姿多彩的,而缺少阅读的童年是不完整的,是有缺憾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阅读显然是非常重要的,但通过调查发现现状却是令人担忧的。低年级小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阅读方法单一,阅读总量偏少等情况。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只有适合儿童成长特征的阅读才能成为真正的悦读。使孩子悦读,必须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只有适合儿童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六、七岁的小孩子处在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使其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我在一(1)班进行了试验。
一、肯读——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要使阅读成为悦读,如果一味的强调读书的重要性,不管孩子喜不喜欢,硬性要求每个孩子必须在书
包里放一本老师规定的课外书,不仅会让阅读流于形式主义,还有可能会使孩子产生畏惧、逆反心理,事与愿违、南辕北辙。使学生产生兴趣的阅读才能成为悦读。朱熹在《训学斋规》里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悦读也有三到,谓耳到眼到口到。
(一)学会用耳倾听
喜欢听故事是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于是,我将每天的读书课指定为课外书读书课。在读书课上,我每天讲一个故事片段,留下悬念给孩子们想象,然后介绍书的名字。孩子喜欢充满幻想、奇妙的故事,用声音营造的故事情节更能在学生的心坎里定格。每周的读书课,我都会抽出一天来讲一个简短、恰当的故事。中小学视频课程和学习资料大全视频课程学习资料公开课找老师逛论坛听故事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又可以培养他们的语感,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最主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看到同学们渐渐踏上悦读之路,没有什么比这更兴奋的了。
(二)学会用眼阅读
孩子们在学完拼音的同时,也认识了不少字。这时,引导孩子自主阅读就需要改变策略。在读书课的时候,我曾经给孩子们讲《野兔与刺猬》。“兔子在中国和乌龟比赛失败了,在德国又有什么奇遇呢?”看到学生渴望的眼神,在讲故事的时候,特意留了一个悬念,野兔怎么又输给了刺猬了呢?学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还有的学生迫不及待地询问在哪里买《格林童话》。接下来的几天我欣喜地发现在读书课学生会安静地翻开书,有的同学举手请教不认识的字。我环视
了一下班级,发现好几个学生在专心致志地看《格林童话》,内心雀跃无比。
现在市面上的儿童文学作品琳琅满目,极富想象力,图文并茂很能吸引孩子的眼球。在如此丰富的文化大餐面前,因为欣赏迷恋图画的同时,也就自然地走上了悦读之路。
(三)学会用口交流
阅读不仅要用眼睛看、耳朵听,更加需要用嘴巴大声诵读。在听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后,看了一本又一本课外书之后,学生的头脑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故事素材,此时,让孩子简要复述故事或创造性复述故事,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使学生充分吸收、积累语言。此外,孩子在讲故事的时候展示自己,相互交流,分享阅读的光芒,更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在实践过程中,我在每天的第一节语文课前都会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讲故事的平台。讲故事的形式多样化,可以单人讲,也可以小组合作。可以加上动作、配上道具表演着讲,也可以单纯复述的形式讲。故事,让孩子在成功的喜悦中感受阅读的甜蜜,也让听众在如痴如醉的陶冶中领悟阅读的神秘。慢慢地悦读之路就会变得越来越平坦。
二、会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低年级的小学生心智发展还未成熟,单靠兴趣让学生持续阅读那只能成为水中花、镜中月。加上语言积累不够,理解能力不强等外在因素,在课外阅读中必然会遇到重重问题。这就要求老师对其进行
合适的恰当的阅读方法指导,给学生营造充分的阅读平台。
(一)注重校内指导
在学校创建“书香班级”,启动读书工程,评选“读书小状元”等活动,有助于低段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深入开展。
在语文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使用默读、朗读、跳读等阅读方式。启动读书工程,每月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评选一位“读书小状元”,评出一个书香满溢小组。读书交流会以故事会、朗诵会、赛诗会、词语接龙、知识竞赛等多样形式展开,使他们始终保持阅读的兴趣。
(二)引领家庭辅助
学校能够给予学生的阅读时间是有限的,更不可能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因此,家庭成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最佳场所,这就需要家长的主动参与。为保证学生能够实打实进行阅读,我设置了《一(1)班阅读小能手成长记录表》。老师通过记录表,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对孩子的阅读情况了如指掌,比较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
附:一(1)班阅读小能手成长记录表
三、喜读——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在学校中,教师引领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向每一位学生授之以渔,争取春色满园。在家庭辅助下,自我感悟,旁人扶持,成就一枝独秀。郭沫若曾经说过:“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当学生达到厚积薄发的程度,当阅读不再是一种任务,当悦读成为一种习惯,我相信学生在文学道路上会越走越远。我们有理由相信,播种下的这个悦读种子,必将春色满园,百花争妍。

三、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课题方案


学生阅读教学研究课题方案

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于形成时期的小学生来说,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感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说:“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目标”。教学大纲规定: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小学阶段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一个人的身心发展和终身学习具有深远的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马笑霞:《阅读教学心理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版。

2、曹忠华:《让“培养习惯”成为教师的课堂自觉》,《教学与管理》2009年12期

3、刘颂堂《.创新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

4、安恩平《阅读教学中的探究与实践》[J].教师教育科研,2006(05):21

5、《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例谈》《教育评论》2000年第5期

6、《语文课程标准》

7、《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语文)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8、《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学策略》王定铜广东教育出版社

9、《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吴亚西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0、《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汪潮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

5、研究内容

1、通过课内外贯通融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动机,教会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着力构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自主性,自动性品质,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在培养学生的习惯时,不同年段的侧重点不同:

低年级段重点培养:良好的阅读卫生习惯、每天阅读的习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等的习惯。

中年级段重点培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的习惯。

高年级段重点培养: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有序、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等。

3、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1)提出要求,指导预习(2)以笔助思,激发潜能;(3)激发兴趣,指导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精读和略读相结合、学会静下心来品味文章、厚书读薄,薄书读厚。(4)读写结合,注重积累:边读边想,诵读积累;读写结合,实践积累。

4、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的方法

(1)加强班级文化氛围的营造,优化环境,让书香弥漫学习生活时空,让阅读伴随学生快乐成长。

(2)引领读书:开卷有益——常读书;良师益友——诵经典;师生共读——开设“阅读课”;美丽性情——欣赏文章。欣赏美文、古诗文、故事,对朗读的文章进行评析,使他们从小就受到语言文字美的熏陶,并且能将这些优美的语句积累下来;亦动亦趣——以读书活动为载体;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日记伴成长。

(3)阅读指导:利用多种途径向学生推荐经典书籍,并指导读书方法,选读和共读结合,组织多种形式的班级读书会,创造性地开展多种读书活动,定期向学生推荐选书目,并组织学生谈读书体会;每周一次阅读课,认真指导学生阅读,尤其是组织好对共读书目的读书会;举办“读书博览会”,以“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___”、“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

5、针对不同教育环节、不同课型实施不同阅读指导方法,在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比如,上高年级的阅读课,阅读叙事性作品,要指导学生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的阅读方法。阅读诗歌,怎样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教给学生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等。

四、步骤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对三年级学生阅读记叙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记录。调查学生不喜欢阅读的种种原因及所占的比例等。

(2)设计微型课题——《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研究》方案、计划。

2、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

(1)给学生推荐有益的读物

(2)开展各种阅读比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学生将阅读所得进行运用,写成文章

(4)教师对研究成果进行总汇。

3、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阶段——)

(1)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撰写《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的论文在校内交流。

(2)总结、提炼研究成果。推荐部分学生写记叙文参加校、镇、县、等比赛。

(3)形成详细、具体的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2、课题研究方法:

(1)问卷法:通过对家长和学生一系列问题的调查,准确地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数目、时间、类型等

(2)观察法:通过了解学生学习活动现状及成因,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选取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全面调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和代表性。

(3)访谈法:通过与学生直接或间接交谈,了解学生阅读的基本情况(包括阅读兴趣、阅读倾向、方法、阅读范围等)等。

(4)个别交谈法:通过晨会或课余时间与个别学生交谈,了解课外阅读的时间、类型等

(5)行动研究法:不定期开展各种活动,如“故事会”、“美文背诵”、“知识抢答”等,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采取新措施进行修正和完善。

(6)经验总结法:及时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用以指导教学。

六、预期效果:

通过此研究:

(一)、学生形成强烈的读书愿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学生掌握一些科学读书的方法。

(三)、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得到提高

(四)、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指导方法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整个学校会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七、预期成果及形式研究

1、文字成果:各类调查资料、论文集、学生作品集。

2、图片成果:学生阅读活动图片、其他图片资料。

6、预期成果及效益分析

预期成果:

中期成果:

(1)开题报告《长平小学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负责人:谢瑞春,成果形式:报告)

完成时间:2011年6月—2011年10月

(2)《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策略案例分析》(负责人:谢敏容、曹小莉,成果形式:案例分析)

(3)学生阅读成果展示。(负责人:钟远珍,成果形式:读书卡、手抄报、读后感等。)

完成时间:2011年6月——2012年4月

(4)中段报告(负责人:谢瑞春)

完成时间:2012年5月

终期报告:

(1)《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各环节、各课型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研究的个案例分析》(负责人:谢敏容、曹小莉,成果形式:案例分析)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研究示范课∕课堂实录∕教学设计》(负责人:谢敏容、张演,成果形式:实录、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研究论文集》(负责人:谢瑞春、曹小莉,成果形式:论文)

完成时间:2012年5月—2013年6月

(3)结题报告。(

总体安排和进度:

第一阶段:准备启动阶段

1.成立课题组领导小组,落实研究成员。

2.选择课题,制定方案。

3.学习有关理论。

4.培训科研骨干。

5.专题调查。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

1.建立“读书卡”。

2.组织示范,完善方案。

第三阶段:特色推广阶段。

1.形成特色。

2.全面推广。

3.收集数据,分析研究。

第四阶段:总结完善阶段。

1.收集各年级研究报告。

2.撰写学校研究报告。

3.申请课题验收。

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组成员都具有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具有较强的改革愿望和发展意识,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学期初我们分别制定各研究小组实验计划,根据学生特点,结合课标精神,分学段制定出了低、中、高年级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目标、要求及具体操作方法。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定人、定时间、定活动主题、定活动方式、定活动程序步骤、定评价标准等。建立课题研究资料的管理制度,注意对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成功与失败的),按要求建立课题档案。本课题研究的清晰度较高,课题的可行性不容质疑。




四、怎样培养生掌握良好的读书方法

先扶后放
小学生阅读能力地发展经历从低到高地过程,需要教师教给他们基本地阅读方法,帮助他们培养良好地阅读习惯,引导他们进入阅读地“大门”.训练阅读能力地目标最终是使其成为独立地高效率读者,但这并不能一挥而就.在训练开始之际,教师应当通过示范、提醒、启发等方式“扶”他们一把;随着学生对基本方法地掌握及阅读水平地提高,教师则应该减少帮助与干预,慢慢放手.
二、先易后难
根据小学生地实际水平,选择恰当材料,有易到难是极重要地.一般而言,阅读材料中生字词不超过字词总数地.在题材上,学龄前地儿童以童话故事、短小地诗词为主,小学生阅读材料应以记叙文为主,简单地说明文、议论文为辅,意义明了、朗朗上口地短诗、儿童诗也可以.在文体上,童话、传奇、民间小故事也是为小学生喜欢地.另外也以让孩子看报纸上地短新闻.
三、先单篇短章,后读成本书
有时教师抱怨自己地学生读课外书没有常性,一本书读了个开头就搁下.其实,让小学生硬着头皮攻读“大部头”原本就是不恰当地.“大部头”中信息量大,其中关系错综复杂,要求读者有较好地记忆力、连贯能力,否则读到后头忘了前头,始终一团乱麻.而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刚刚发展,即便坚持读完”大部头“,也免不了糊里糊涂,不知所云.所以,应让小学生读单篇短章,再视具体情况指导小学生读简本巨著或“大部头”某些章节.
四、先精读后略读
精读侧重于阅读理解、领悟与分析;略读侧重于快速地捕捉某些信息.精读与略读都是最终应掌握地阅读方式.不过,由于小学生阅读能力有待发展,而且其任务侧重于获得坚实基础,所以精读地训练在先.精读训练基本过关,才可以进行略读训练.
五、多多益善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小学生阅读能力地提高确实需要在大量地阅读实践中完成.相当一部分教师倾向于小学生读好课本,读好老师发地阅读材料就行了,反对学生读小说、杂志等“闲书”,认为这是不务正业.殊不知,许多“闲书”并不“闲”,而是开阔学生视野,锻炼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地“课文”.
几种我们常用而又十分有效地阅读方法
、选读法.这种方法地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地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地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为了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地密切关系,有目地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或上网查阅).又比如,我们学习了《我和企鹅》之类地课文后,指导学生去图书馆借阅相关地资料,再选择自己所需要地部分,用于写科学小论文,以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地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地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地阅读方法.“三步精读法”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地手段.有地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地好习惯.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地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地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地信息处理和消化.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摘录批注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地需要将有关地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地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地警句格言、精彩生动地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地“词库”中,为以后地作文准备了丰富地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地报刊杂志,将其中地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地读书笔记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阅读地书籍不同,而采用地阅读方法也不一样;阅读地目地不同,阅读地方法也不同.我们应该注重教会学生根据个人不同地阅读习惯,阅读目地、性质,选择合适地阅读方法,灵活使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五、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年

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
一、研究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六年间的阅读总量应达到145万字。①
在现在的小学教育中,阅读教学正在越来越受到重视,比如,每个星期都会有两到三次的阅读课,每次一课时,有配套的小学生阅读教材供教师选用;学校设有图书馆,馆内有许多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图书和杂志,学生凭借书证可以随时去借阅;学校经常会与书店、出版商联合搞一些“图书走进校园”的活动,通过图书漂流等方式,让更多的学生读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知道要爱护图书。
在已有的研究中,对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性别差异研究地还不够透彻,对于城乡差异的研究还不多。本研究将针对这些不足,有计划地进行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三、影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分析
(一)影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观原因
1.小学生的个体差异
调查中发现,性格内向、喜欢安静独处的学生更喜欢课外阅读,图书馆、社区阅览室是他们喜欢的场所。性格外向的学生则更喜欢在课后进行户外运动,阅读不是他们的首选。这是与小学生的生理、心理机制有关的。
不同性别学生的差异较大,这是因为男生天生爱冒险、富有激情,而女生情感细腻。因此,男生更喜欢阅读侦探历险类书籍,女生更喜欢情节感人、文笔优美的文章。
识字量大,学习基础好的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环境安静、舒适时,持续阅读时间较长;即使环境不够安静,不够舒适时,对持续阅读时间影响也较小。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即使环境再舒适,对书籍的兴趣再浓厚,持续阅读时间也会比前者短。②
2.小学生的学业表现
学业表现处于上和下的学生在阅读习惯、阅读心态上的差异很显著。学业表现为上的学生更注重积累性阅读和功利性阅读,学业表现为中的学生阅读面很宽泛,积累性、消遣性和功利性阅读都占一定比重,而学业表现为下的学生注重消遣性阅读。
3.小学生的年龄差异
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喜欢的图书种类有所区别。与低年级的小学生相比,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往往与学习活动相联系,阅读动机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每天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因为他们逐渐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课外阅读可以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使自己具有广阔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当新的学习内容呈现在他们面前时,能够更好更快地内化新知识。
(二)影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客观原因
1.城乡办学条件与思想的差异
在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农村小学普遍还没有设立图书馆,这与农村学校的办学资金不足、在阅读方面的意识弱相关。农村学生都说,希望自己的学校也能快点有图书馆,这样他们就能够在课后去图书馆借阅课外书。③城市小学中基本都已经有了图书馆,只是,利用率不尽如人意。
2.家长的态度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学生每天除了在校,就是与家长的相处时间最多,因此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调查中,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课外阅读是持“非常支持”或“支持”态度的,说明大部分家长懂得读课外书的好处,逐渐改变了小孩只有死读课本才能把学习成绩搞好的错误观念,这是可喜的现象。
四、研究结论
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普遍比较浓厚,男女生的性别差异较显著,城乡差异很严重。教师、家长对小学生?n外阅读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是仍有一部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限,获得图书的渠道不多,能够自由支配的课后时间少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对教师、家长、学生的访谈记录,笔者思考了几条改进意见。只有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才能有效促进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年

六、农村生课外阅读指导案例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反思
一、教师的引导和评价。
1、课外书籍的选择:
(1)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年级的学生,书面语言的学习处于起步阶段,视觉很不完善,注意力不能维持长久,适合于听家长和老师每天讲声情并茂的故事,背短小精悍的儿歌,看图文并茂画册,开展比读、赛读、赏读系列活动。
(2)课外阅读是让经典书籍先入为主的阅读。经典书籍很多,拿童话故事来说,它之所以特别,在于它可以表达孩子的心灵及热情,童话故事告诉了孩子许多家长和老师想向孩子隐瞒的事情,童话教孩子了解一个事实,那就是世界有冷酷及残忍的一面,孩子将必须亲自面对。童话同时告诉孩子什么是勇气及冒险。童话给了孩子一个希望,也就是,只要你有勇气并坚持下去,就可以克服万难,实现心中的愿望。
(3)作文书并非课外阅读的最佳选择。现在,语文教学也开始重视课外阅读,但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功利太强。学生读得最多是作文法之类的读物,如,《作文大全》、《作文选刊》等。语文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学习写作不是课外阅读的惟一的和最终的目标。即使是学习写作,专读作文法也不能奏效。不可否认,这些读物中成功的习作范例。但是,学生要写出佳作,更需要一种底气,这种底气以深刻的情感体验,丰富的语感经验,大量的语言素材的积累和厚实的社会生活知识作基础。以作文辅导书为主要读物,就如同长期以方便面为主食,必然造成营养不良。学生在这种阅读背景下进行习作技能技巧速成训练,最多也不过象在澡盆里练习游泳,终究写不出什么大气的文章,对语文素养的形成不利。
2.创设良好氛围,做好阅读指导。
(1)建立班级图书角。由班级的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
(2)推荐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每学期我们都会为孩子制定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要求孩子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个孩子的书包里至少要有一本课外书,方便课余时间阅读。
(3)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我们在每周的校本课上都会留出时间为孩子们讲故事,并利用这个机会引导学生看书,推荐书目。
(4)榜样激励: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
(5)课外延伸,推荐阅读。例如在学习了《有趣的发现》后,推荐孩子去读《昆虫记》。在学习了《狐狸和乌鸦》后,推荐孩子去读《伊索寓言》。
3、多方位、多种形式进行阅读评价。
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的。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这项活动引向深入,我们每学期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其形式有读书交流会、小小诵读会,好书推荐,故事会,等等。根据小学生“喜欢读同伴读过的读物,喜欢与他人交换读物”这一阅读心理,教会孩子们“以书会友”。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评为“书香少年”“故事大王”等,对于有进步的学生及时鼓励,让他在课前领读经典诗文。还通过小组内的交换阅读,互帮互助,这样在班里就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现在课间走进教室,总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读课外书,还经常能听到孩子们交流读书感受或互相推荐好书的声音,我希望这种书香氛围能像磁场一样够吸引更多孩子爱上阅读。
二、家长的重视与配合。
1、为孩子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1)家长自己要率先垂范,不要让孩子一回家就听到电视声、麻将声、吵闹声,要让孩子看到家人在看书,我也要看书。
(2)给孩子房间更多的书卷气。我们设计家庭书架、家庭读书角、阅读空间、读书座右铭、阅读成果展示台等等,让孩子的房间不仅是休息玩乐的天地,更是读书的好地方。
(3)节假日多带孩子逛逛书店、图书馆。
(4)把书或读书卡当作送给孩子的礼物。
2、引导孩子爱读书、会读书、常读书。
(1)家长可以用书中美丽的图画、精彩的片断、有趣的故事等和孩子交流,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期待大白结局之际,可以嘎然收声,然后告诉他:后面的更精彩,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
(2)对孩子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碰到困难时,家长引导孩子查找有关资料解决这些小麻烦。
(3)有意识让孩子选取美文,张贴家中,并定期更换内容;也可以把孩子的读书笔记整理成册,让孩子在成果展示中吮吸到甘霖、享受快乐,进而就产生“我还要读”的欲望。
(4)孩子的阅读兴趣与成人的阅读兴趣是不一样的,带有很强的情绪性。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和孩子交流读书情况时,可以故意说错,让孩子做你的老师,激起他们成就感。
3、亲子阅读,不可小视。
家长要做一个点灯人,通过引导孩子读有益身心健康的书,把孩子的眼睛擦亮,更要把孩子的心灵擦亮。
当我们不断关注孩子的读书过程,享受孩子的读书收获时,发现孩子也悄无声息地和我们同读同乐。“阅读不是立刻能开花结果的事情,阅读作为一种记忆留在孩子的脑海中,他将来会苏醒的。”需要强调的是:引领孩子阅读,养成孩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关键在于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教师和家长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千万不能因其他琐事而寻找借口,半途而废。

七、阅读指导课教案

小学阅读指导课教案
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阅读伴我们成长
一、指导目的:
1、通过认识阅读课外书的作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回顾总结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利用阅读卡,让学生把自己阅读的收获积累下来,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二、指导的重点:
指导学生如何选择积累好词妙句。
三、课前准备:《北大荒的秋天》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激趣导入爱上阅读
哪些同学看过课外书?请举手。你们都看过哪些课外书?(《十万个为什么》、《自然探秘》、《安徒生童话》、《弟子规》、《笠翁对韵》??)看来你们都是爱看书的好孩子。老师也很喜欢看课外书。
师:哪些同学从幼儿园开始就喜欢看书?你真厉害,还没识字就开始看书了,你真是个爱看书的孩子。你能跟大家说说你为什么那么爱看书吗?(生回答)师:当你们看了一个精彩有趣的故事以后,通常会怎么做呢?(生谈自己的做法)
师:是啊,当我们看了有趣的故事以后,都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好朋友听,和朋友一起分享,这样也起到了看书的作用。
师:你们上小学以后,语文老师常常会布置你们看课外书,那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吗?(生谈自己的想法)
师:对,看课外书不仅让我们了解很多有趣的故事、科学,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师:你们知道怎样读书才能使我们有更多的收获吗?(生答)
师根据回答总结:把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以后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看了故事以后,自己一定会有一些深刻的体会,从中明白一些道理,我们可以把这些感受写下来。
(二)课内得法概括读书的方法
师:那么,大家回顾一下,平时在课堂上老师是怎样指导大家读书的?
生答:先把课文读一遍。(板书:读)
生:遇到不认识的字问同学、老师或者,遇到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来理解。(板书:查)
生:还要把优美词语和句子划下来。(板书:划)
生:老师还要求我们把这些优美词语、句子摘抄到阅读笔记上。(板书:摘)
生:读完之后要想一想有什么收获,写出自己的感受。(板书:想)
生:比较优美的段落我们还要记住,会背下来。(板书:记)
(课件出示:阅读方法(1)读。读内容,知其概要。(2)查。碰到不懂的字词,结合
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3)划。给优美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加点划线。(4)摘。
摘抄好词佳句。(5)想。读后思考所得所感。(6)记。背诵精彩片断、优美范文。)
(三)课外活用运用方法进行阅读
师:原来我们班同学都这么会读书。我们回忆一下,教材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美丽的秋天)现在呢,老师向你们推荐一篇非常美的文章《北大荒的秋天》,请大家运用你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来读一读这篇文章。(课件出示:快乐阅读)
1、生进行第一次阅读(快速默读,不认识的字,问老师或者。)
师问:“榛、绛”的读音,“五彩斑斓”的意思。
2、师:要想有更多的收获,我们还要把文章中用得好的词语和描写生动的句子摘录下来,现在用我们平时学到的读书方法来细细品读吧,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你的同桌一起读,边读边完成阅读卡的前七题。
5、生进行第二次阅读。(精读)
6、阅读反馈:检查阅读卡前七题的的完成情况。
7、检查快乐阅读卡第8题。
师:师我们来看第8小题,找个同学读一读。(指名读第8题)
师:在描写你心中的秋天之前,我先来感受一下秋天。(课件出示:秋天图片)
好,同学们,拿出钢笔,在阅读卡上写下你心中的秋天,可以写秋天的果园,也可以写秋天的菜园、公园、或者是秋天的田野。两三句话就行,开始吧。(师巡视)
(四)激情总结阅读相伴:今天同学们通过平时学会的阅读方法,自己阅读了《北大荒的秋天》这篇文章,今后希望你们能运用这种读书方法,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些读书格言。(课件出示)同学们,让我们爱上阅读吧,让阅读伴我们快乐成长!
板书设计:
阅读方法:读、查、划、摘、想、记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认识阅读课外书的作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让学生知道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3、通过阅读的指导,让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基本方法,并能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阅读课外书的基本方法。
2、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设备:
设备投影、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板书:课外阅读)你们还记得一些关于书籍的名人名言吗?(课件出示)我们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今天,让我继续在书的海洋里畅游吧。
二、认识课外阅读的作用(课件出示)
三.指导学生学习基本的阅读方法(课件出示)
3、选读法
4、粗读法
5、精读法
6、摘读法
四、怎样写好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主要有摘抄型、感想型、归纳型、想象型、评价型等几种。(课件出示)
五、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12部)(课件出示)
六、读书宣传小使者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加入到我们的读书行列中来感受读书的快乐,你能说一句倡导同学们多读
书,读好书,好读书的宣传口号吗?
师示范:我读书我快乐!
七、总结
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段话:(课件出示)
阅读,终生的承诺
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
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
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工作再忙也要谈书;
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
交情再浅也要送书。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
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
同学们,让我们与书为伴,运用我们所学的阅读方法,让阅读成为我们终生的承诺!
八、作业
1、用所学的阅读方法读一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
2、把自己感触最深的、优美的句段抄在积累本上。
读《伊索寓言》,品智慧人生
———二年级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一、阅读目标:
1.通过赏析《目光短浅的鸫鸟》这则寓言,让学生走进《伊索寓言》,喜欢读寓言故事,明白寓言故事给人的启示。
2.掌握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3.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搜集介绍《伊索寓言》有关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火眼金睛识价值
1.认识伊索的坎坷经历
2.认识《伊索寓言》的价值
你对《伊索寓言》有哪些了解?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伊索寓言》的介绍。
(2)教师总结:(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情况酌情处理)
(二)一吐为快说故事
1.听了刚才的介绍,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读寓言故事了,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其中的一篇故事《目光短浅的鸫鸟》,请大家读一读全文,看看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生自读。
3.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
5.讲故事比赛。
三、七嘴八舌谈智慧
1.分析人物
在《目光短浅的鸫鸟》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为什么?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2.探讨寓意
四、出口成章品人生
1.联系生活谈感受
2.全班交流。
3.教师总结
刚才我们通过“读故事——感知内容,说故事——获得人生智慧,谈感受——指引现实人生”来学习寓言。
五、拓展阅读引生活
1.引读更多故事
其实,伊索是世界寓言大王,他的寓言故事大都是经典,很值得一看,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读读里面更多的故事。
(课件出示阅读目录)
2.学生自读
3.班内交流:
你读了什么故事?有什么感想?
4.总结延伸:
《伊索寓言》里面精彩的故事还有很多,让我们带着对寓言的热爱,对书的热爱,课下自己去读《伊索寓言》里更多的寓言,读更多的书。让精彩的寓言故事使我们的人生充满智慧。
遨游寓言的海洋
----二年级阅读指导课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2.懂得什么是寓言故事,初步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
3.通过阅读寓言故事,让学生明白道理。
二、教学准备:
1.《守株待兔》、《坐井观天》、《我要的是葫芦》、《拔苗助长》图片。
2.每人一份《乌鸦和狐狸》、《狐狸和葡萄》、《小花狗找朋友》故事。
三、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寻找珍珠
1.小朋友们,你们读过下面这些故事吗?[出示寓言故事图片]
2.师:看来,同学们读过书真不少!你喜欢这些故事吗?为什么?
3.师小结:其实这些可笑的故事,它们都比较短,内容又很有趣,所以同学们都很喜欢,这一类故事就叫寓言故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遨游寓言的海洋![板书:遨游寓言的海洋]海洋里有许多神奇的智慧珍珠等着大家去寻找呢!
(二)指导阅读,收获珍珠
1.师:同学们,看看谁来了?
2.出示:(乌鸦衔肉的图片)
师:原来是乌鸦来了,喜欢它吗?你们一定很想知道它来干吗?我可没办法告诉你答案。要想知道自己去读吧!3.师:在读寓言之前,老师还有一点小提示,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直接跳过去,多读读上下句,明白意思就行了。
4.师:同学们通过读故事,你知道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吗?
师:真棒!读完了书,还能记住故事,这就是你们在寓言海洋里找到的第一颗智慧珍珠了。恭喜你们![师画珍珠,并在珍珠上写上“记住故事”]
5.师:假如你是故事里的人物,你愿意当狐狸还是乌鸦呢?为什么?
指名说。
师小结:同学们真是会读书呀!不但记住了故事的内容,还会读懂了故事里的人物!
这就是大海送你的第二颗智慧珍珠—读懂人物了。
6.师:那读完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呢?在小组内说一说。
(1)小组内交流。(2)指名说一说。
师小结:看来读书可以让你收获许多,懂得许多,这就是读寓言的奇妙之处,它能让我们懂得道理,懂得做人。这也是你们今天得到的第三颗智慧珍珠—明白道理。[师画珍珠,写上“明白道理”]
7.让我们再次捧起这三颗美丽的珍珠,回味一下寓言的奇妙吧!
师小结:这就是寓言的奇妙,这就是寓言海洋带给我们的智慧。
(三)拓展阅读,再寻珍珠
师:寓言海洋里还有许许多多的珍珠,让我们继续寻找吧!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请同学们拿出故事《狐狸和葡萄》和《小花狗找朋友》。用你们刚刚学会的方法选一个你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读读吧!读完了还可以同桌交流交流故事讲的是什么?学到了什么?
1.自由读。
2.同桌间交流。
3.全班交流。
师小结:同学们真是太棒了,不但让手里的三颗珍珠闪闪发光,还找到了更多的珍珠,老师真是好佩服你们哟!
(四)推荐好书
师:寓言的海洋无边无际,里面的财富无穷无尽,等着我们去阅读,去挖掘。同学们愿意课下继续遨游寓言海洋吗?(生:愿意!)那请同学们课下阅读这些书吧!《伊索寓言》、《严文井寓言》、《叶圣陶寓言故事》。
(五)总结
我们发现:寓言就象一个魔袋,虽然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好多东西,它能让我们获得知识,懂得道理,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同学们知道的寓言故事只是知识海洋里一朵美丽的浪花,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请走进课外阅读。
漫游童话王国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充分阅读《格林童话》的基础上,汲取童话中丰富的语言营养。
2.激发学生读童话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读童话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聊朋友
1.谈话导入
最近,我发现咱们班同学都在看《格林童话》,有的同学还和里面可爱的人物交上了朋友呢!现在咱们就一起聊一聊,你认识了《格林童话》中的哪些朋友?在哪个故事中认识的?(板书:聊朋友)
出示:我认识了(),是在()故事中认识的。
学生畅所欲言。
2.讲故事
在你的这些朋友身上一定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吧!谁愿意把这些故事讲给大家听?(也可以读出相关段落)
(二)品朋友
1.刚才大家讲述在朋友身上发生的故事可真有趣。可老师发现有的朋友很善良、惹人喜爱,有的朋友很可恶,让人讨厌。现在我们就来谈一谈我们喜欢的朋友和不喜欢的朋友。
2.小组讨论:
我喜欢的朋友是(),因为()。
我不喜欢的朋友是(),因为()。
3.全班交流。
(三)猜朋友
经过刚才的了解,我发现一些童话中的朋友已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
内容仅供参考

八、【教育学习文章】课外阅读评价实施方案

小学课外阅读评价实施方案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自由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小说、儿歌、童谣和古诗等。为了进一步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帮助学生从小养成热爱读书,渴求知识的读书习惯,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结合我班课外阅读的现状,制定出五级三班课外阅读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们爱读书,读好书,,从读书中体会快乐。在知识更新飞速发展的今天,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发现和学习新知识,培养孩子终身读书的好习惯,会使孩子一生受益。
2、创建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在校园里营造出良好的读书氛围,让教师和学生与书交友,师生间开展的广泛的交流学习,必将使师生共同受益,共同成长。
二、读书内容:
在内容的选择上,力求拓宽课外读物的层面。除了每册教材中所配相应的课外阅读课本外,再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可以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
三、读书方法的指导:
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讲授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四种常用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等;教给学生运用“意群注视法”,提高阅读速度;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
四、测查方法及效果:
(一)测查方法:
1、读后叙述。组织学生复述自己读过的书籍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内容,以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叙述前提出要求,叙述后做好评定。
2、交流评论。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或体会;或组织学生对所读书刊的内容进行专题评论或综合评论。
(二)、效果:
在阅读过程中,我适时的对一些表现较好的同学进行表扬,这样不仅激发了他们的争抢热情,还激发了他们的阅读热情,受到了良好的效果。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让学生与书为伴,与书为友,学会爱书,学会读书。

九、好文章向大家(廖美芬)

好文章向大家推荐
一、 指导目的
:1、通过认识阅读课外书的作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回顾总结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利用阅读卡,让学生把自己阅读的收获积累下来,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二、指导的重点
:指导学生如何概括文章大意以及如何选择积累好词妙句。
三、课前准备: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父母的心》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激趣导入
哪个同学看过课外书的请举手。看来你们班同学都是爱看书的好孩子。老师也很喜欢看课外书呢,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怎样看课外书。
(二)认识看课外书的作用
师:哪个同学从幼儿园开始就喜欢看书?你真厉害,还没识字就开始看书了,你真是个爱看书的孩子。你能跟大家说说你为什么那么爱看书吗?(生回答)
师:当你们看了一个精彩有趣的故事以后,通常会怎么做呢?(生
谈自己的做法)
师:是啊,当我们看了有趣的故事以后,都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好朋友听,和朋友一起分享,这样也起到了看书的作用。板书:分享有趣的故事内容
师:你们上小学以后,语文老师常常会布置你们看课外书,那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吗?(生谈自己的想法)
师:对,看课外书不仅让我们了解很多有趣的故事、科学,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你们知道怎样读书才能使我们有更多的收获吗?(生答)
师根据回答总结:把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以后运用到自己的文中。板书:摘好词妙句
看了故事以后,自己一定会有一些深刻的体会,从中明白一些道理,我们可以把这些感受写下来。板书:写感受
(三)概括读书的方法
师:大家回顾一下,平时你是怎样看书的,你知道有哪些读书的方法?(精读、速读)
师:当你读书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语时,你会怎么做?(问爸爸妈妈、问同学老师、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
(四)运用读书方法进行阅读
1、师:原来我们班同学啊,都那么会读书,现在老师向你们推荐一个很感人的故事,有一对非常贫穷的夫妻,他们有四个孩子,但是却穷得难以维持生计,有个贵夫人想用一笔钱去换他们的一个孩子,你们猜
他们会答应吗?这个故事叫《父母的心》,想知道结果就自己去看吧。请你们用速读的方法看完这个故事以后再来跟大家分享这个感人的故事。
2、生进行阅读(快速默读)
3、生分享故事内容(概括内容大意)。师对如何概括大意作适当的指导: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发生什么事?
4、师:要想有更多的收获,我们还要把文章中用得好的词语和描写生动的句子摘录下来,现在我们进行第二次阅读,你们说这次要用什么方法去读呢?那就拿起铅笔,用你喜欢的方法去细细品读吧,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你的同伴一起品味,边读边把你觉得用得好的词语和生动的句子画出来。
5、生进行第二次阅读。(精读)
6、阅读反馈
: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你认为哪个句子写得生动?为什么?
师对说得中肯的答案给以肯定,鼓励学生如何去品词品句。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生谈感受)
(五)总结:今天同学们通过平时学会的阅读方法,自己学习了《父母的心》这个感人的故事,懂得了每个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颗崇高的爱心。其实有关这个题材的文章还有很多,大家可以回去找找,看看你能找到几篇这类型的文章,带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六)作业:完成阅读卡

十、教学策略和方法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阅读是写作的基石
语文标准 强调:“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二者并不是毫无联系,广泛的阅读可以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作文素材量;精读文章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通常把它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主要是课堂上对小学生课本所选择的具有代表性的课文的阅读与学习。然而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因此,在平时的课内阅读上,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只能做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正如古语所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学时代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黄金时期,小学生可能还没有课前预习这个概念,我们就要尽力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并教给他们有效的预习方法。阅读教学中,教师主要负责引导、启发学生。通常学生第一次阅读一篇陌生的课文,多多少少都会有疑问,有不能理解的地方(如某些生字词、某一个句子、某一自然段或其他某些内容)。我们要尽量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把自己不懂、不理解的内容提出来。如果学生提不出来,或者不主动进行分享,教师也可以提问他们某一生字词、某一句话或其他某些内容的意思。这样让学生学会自己主动质疑,在阅读课文时会主动去找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勇于提出问题。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也尽量不要马上就给学生解惑,而是去启发他们合作探析,互相解答,培养合作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学生确实解决不了的,教师才出面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一些我们常用的词语、优美的语句,要引导学生能主动运用到说话和作文中。光靠课堂教学中的几十篇课文来提高阅读写作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重视课外的阅读,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去找读物看的兴趣。首先,要在班集体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例如,在教室开设读书角,里面都是同学分享的自己喜欢的图书;教室四壁张贴有关读书的标语,以激励学生阅读;每次语文课前5分钟可以进行一个简短的读书交流会,每次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最近自己读过的一本书,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想。其次,同学在进行课外阅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171读时,要求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本,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然后教师可以进行不定时的抽查,表扬认真做摘抄的同学。课外的阅读也是为了丰富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因此,如果有同学的作文恰当运用自己课外阅读积累的素材,也可以当众表扬,集体分享。这样,就能使他们在阅读中产生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地扩充自己的阅读量,进而丰富写作的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二、循循引导学生写作,激发写作热情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既是教师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最难完成的任务之一,这也与教师缺乏适合的教学引导有关。小学生思维尚未形成客观有序的逻辑模式,缺乏对客观事物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知。教师一旦忽视了这些,就会在认识上与学生严重脱节,致使作文教学出现低效率。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是“写话”和“习作”的结合。小学生的作文实质是练习用笔来说话,实现口头到笔头的转化。显而易见,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必须有教师的指导。为了真正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首先,必须排除学生心底里“作文难”的障碍,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为了引发学生写作欲望,我们要善于创设情境,结合具体的作文内容,创设各种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写作主题和内容,努力提高学生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生活情景,让学生置身于某种特定情景之中,为应对生活的某些需要而写作,以激发其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如,写“感恩”话题时,可让学生分享一件家人或者其他人对自己做的最感动的事情,也让学生最少完成一件孝敬长辈的生活体验。以叙述亲身经历为主的记叙文,可设计这样的话题:讲述一下你上次做家务的经历,注意正确使用动词;讲述上个暑假你的活动,注意交代清楚事情的始末;描述上次暴雨后你家附近的情况,并谈谈感想;这些话题都要求学生描述自己的亲身经历,看到的具体情景,学生在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也避免了生编乱造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写作的积极性。首先,教师必须备课充分,在上课前要准备好话题,话题要有利于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其次,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有差异,我们尽可能出半命题作文,如, 我印象深刻的 或 一个的人 ,让学生自己补充完整后再去写。此外,教师在准备作文命题时还必须注意要有普遍性、趣味性和启发性。
三、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上进心
小学生年龄小,但这个时期的他们也普遍上进心强,荣誉感强。他们非常看重教师对他们的评价,渴望成功。期盼得到肯定的评价是学生共同的心理,因此,我们要多用鼓励教学法。如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除了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不足和错误(如拼写错误,标点使用不正确,词语运用不当等),更应该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并进行表扬和鼓励。例如:“你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把江边的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老师也觉得美极了!”“你把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写得非常形象,合情合理,老师非常欣赏。”“你把这次班级春游活动写得这么精彩,说明你认真观察,是个细心的孩子,我仿佛又回到了那天的欢乐时光。”“你的书写和卷面整洁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继续努力,我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学生看到这样的评语,内心定会很受鼓舞,也会产生写作的欲望,激发写作的兴趣。积极地肯定和鼓励学生,学生必然也会更加主动热情地写他们熟悉和喜爱的人、事、物,并希望不断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也就达到了作文教学的理想目标。因此,教师通过肯定学生,鼓励学生,能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进而更加积极地进行写作,勇于并乐于用笔来记录身边的人和事,用小文章来记录生活的体验与感动。学生的创作激情得到激发,从而写出更多具有真情实感而又富有童真童趣的文章。
荀子在 劝学 中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难题,绝非一时就能解决的,但自古至今的语文教学者们不断地总结历史经验,积极探索更多更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今天的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结合前人的经验教训和当今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实际,运用那些能真正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摒弃那些不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教学思想。我们在借鉴的同时反省自身,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仔细观察并留意身边的人和事,注重自身的生活体验,不断丰富写作素材,善于并乐于用笔记录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记录身边的感动,从而不再惧怕写作,写出更多具有真情实感而又富有童真童趣的文章。

教学策略和方法

十一、关于课外阅读展示的一些建议

  一、 展示原则

  :全体性:面向全体,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正面性:激励先进,但不要重蹈应试的覆辙;

  学科性:立足语文,立足课本,立足学段,不盲目不随意拓展;

  二、 展示内容

  :课外阅读面、课外阅读量、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对每一个学段的阅读面,阅读量,阅读习惯,和阅读所要达到的能力提供清晰的、明确的、但有一定弹性的要求)

  三、 展示方法

  :笔答,口答,展示

  1、笔答:根据上述测试内容,拟定一定试卷,进行测试(可以班或小组或个人进行)。

  2、口答:可以根据上述测试内容,拟定一定的、适宜口试的内容,进行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的口答(或竞答)。

  3、展示:可以根据上述测试内容,举办以班(或小组,或个人)为单位的展示活动,展示可以是故事会,可以是朗诵会,可以是小报展,可以是笔记展……展示形式可是现场进行,也可以是以往作品展示。

  四、 活动要点;

  1、由点到面,逐步推进,

  2、课内得法,课外拓展,

  3、面向全体,集体参与,

  4、激发兴趣,勿加负担。

十二、农村生课外阅读指导案例

  一、教师的引导和评价。

  1、课外书籍的选择:

  (1)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年级的学生,书面语言的学习处于起步阶段,视觉很不完善,注意力不能维持长久,适合于听家长和老师每天讲声情并茂的故事,背短小精悍的儿歌,看图文并茂画册,开展比读、赛读、赏读系列活动。

  (2)课外阅读是让经典书籍先入为主的阅读。经典书籍很多,拿童话故事来说,它之所以特别,在于它可以表达孩子的心灵及热情,童话故事告诉了孩子许多家长和老师想向孩子隐瞒的事情,童话教孩子了解一个事实,那就是世界有冷酷及残忍的一面,孩子将必须亲自面对。童话同时告诉孩子什么是勇气及冒险。童话给了孩子一个希望,也就是,只要你有勇气并坚持下去,就可以克服万难,实现心中的愿望。

  (3)作文书并非课外阅读的最佳选择。现在,语文教学也开始重视课外阅读,但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功利太强。学生读得最多是作文法之类的读物,如,《作文大全》、《作文选刊》等。语文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学习写作不是课外阅读的惟一的和最终的目标。即使是学习写作,专读作文法也不能奏效。不可否认,这些读物中成功的习作范例。但是,学生要写出佳作,更需要一种底气,这种底气以深刻的情感体验,丰富的语感经验,大量的语言素材的积累和厚实的社会生活知识作基础。以作文辅导书为主要读物,就如同长期以方便面为主食,必然造成营养不良。学生在这种阅读背景下进行习作技能技巧速成训练,最多也不过象在澡盆里练习游泳,终究写不出什么大气的文章,对语文素养的形成不利。

  2.创设良好氛围,做好阅读指导。

  (1)建立班级图书角。由班级的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

  (2)推荐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每学期我们都会为孩子制定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要求孩子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个孩子的书包里至少要有一本课外书,方便课余时间阅读。

  (3)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我们在每周的校本课上都会留出时间为孩子们讲故事,并利用这个机会引导学生看书,推荐书目。

  (4)榜样激励: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

  (5)课外延伸,

十三、小学语文教师阅读现状调研的报告

  书籍是传承文明的桥梁,是延续文化的中介。教育家朱永新曾多次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老师的读书兴趣和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读书,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读书,能改变人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读书,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升专业品质,促进专业发展乃至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促进其专业发展,推动小学生课外阅读和构建书香校园建设,推进包河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拟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工程”。为此,我们进行了全区小学语文教师阅读现状调研活动。

  一、调研目的:广泛深入地了解全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阅读现状,了解老师们的阅读心理和阅读需求,为制定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工程方案提供必要的现实依据,为构建书香校园,推动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工程奠定基矗

  三、调研方法:问卷法

  四、调研内容:本次调研涉及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情况、工作量、健康状况等,重点调研教师的阅读现状。

  五、调研过程

  1、设计问卷。依据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工程的规划,设计了《包河区小学语文教师现状调查表》(重点调查教师阅读状况),并通过语文教研组长将调查表发给了每所学校的每位语文教师。2、问卷回收。各校由语文教研组长负责,通过电子邮件,陆续提交问卷。共收回问卷848份,其中有13份问卷无效,835份是有效问卷。3、统计分析。对提交的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和综合分析。

  六、调研结果与综合分析

  本次问卷分别从读书兴趣、读书时间、读书类别、影响读书的原因等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1、读书兴趣方面:全区酷爱读书的小学语文教师有186人,占总人数的22.27%;喜欢读书的354人,占总人数的42.39%;一般的284人,占总人数的34.01%;不喜欢的11人,占总人数的1.3%。

  2、读书时间方面:全区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时间平均为0.96小时。喜欢读书,经常读书,并坚持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且读书时间达到或超过2小时的有175人,占总人数的20.95%。比较喜欢阅读,也经常读书,但不经常做笔记、写心得,读书时间在1.5-2小时的372人,占总人数的44.56%;偶尔读一读的176人,占总人数的21.08%;愿意读书,但忙于教学和班级管理事务,基本不读书的103人,占总人数的12.33%;对读书没有兴趣,基本不读书的9人,占总人数的1.07%。

  3、读书类型方面:基本以阅读教学参考书、教育杂志的小学语文教师有272人,占总人数的32.57%;阅读文学、小说等人文著作有76人,占总人数的9.10%;阅读专业教学杂志如《小学语文教师》等77人,占总人数的9.02%,浏览《新安晚报》等89人,占总人数的10.66%;阅读《合肥晚报》的185人,占总人数的22.16%,读教育专著的79人,占总人数的9.46%;读其他报纸杂志等读物57人,占总人数的6.82%。

  4、影响读书的原因方面:

  (1)、工作负担较重。调查统计显示58.03%的教师反映由于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期待越来越高,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种评估验收、检查,导致他(她)们平时起早摸黑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频繁地开会、评比、总结、接受检查……教师的业余生活被繁重的教学工作和检查验收占用了,辛劳疲惫长期积压,身心多数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一旦放假,不少教师整个身心松弛下来,对书本也会产生一种厌倦感,不想读书,更不愿动笔。

  2)、业余生活丰富。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老师也同其他人一样,即使偶尔有点时间,也没有去读书,而是打开电视、电脑,尽情享受快餐文化,或在网上冲浪、聊天、玩游戏。

  3)、心情浮躁不安。现在社会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实际,老师也深受影响。许多老师感觉心很浮躁,静不下心来读书,即使读,也无非是一些报纸、杂志,最关注的多半是娱乐、体育、证劵、饮食、健康等知识消息,或者是被动完成学校和上级部门布置的读书任务,自觉主动地去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不多,更别说读哲学、史学、中外经典等方面的书籍。

  4)、适合的书不多。许多学校重视硬件投入、设备更换,但学校的图书投入不足,书籍更换更少,学校适合老师看的书不多。另外,语文教师给学生和自己孩子推荐和购买书籍较多,但给自己购买适合的书籍较少。

  从问卷结果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区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的基本情况尚可。全区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时间平均为0.76小时。有20.95%的教师,酷爱读书,经常读书,并坚持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等。54.96%的小学语文教师选择非常喜欢或喜欢读书,超过一半的小学语文教师能比较经常地阅读,读书已经成为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的生活,大家普遍具有较强的读书愿望,有着明确的读书目的。但问卷中也明显地暴露了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缺陷。如在“影响读书的原因”中,超过半数的老师认为影响读书的原因是“教师工作负担重,没时间读书”,这一方面反应了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忙于教学、班级管理、迎接各级评估检查等事务,学习时间较少的事实,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小学语文教师对自己要求不高,个别老师认为自己的知识水平应对小学生已经绰绰有余了,没有必要再去读书,对读书的重要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对终身学习的认识不深,落实不够,终身读书的观念比较淡保

  二是读书范围不广。多数教师阅读的是教学参考书、教育教学杂志和报纸,对中外经典作品、人文著作以及孩子爱看的书籍阅读较少。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不及时读书无疑是无法胜任小学语文教学这一基础工程的。另外,不喜欢阅读人文书籍,这种现象也令人忧虑,因为人文阅读是阅读金字塔的底座,是阅读的基础,人文阅读的质量决定着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它制约着语文教师整体素质的层次和水平,所以人文阅读喜爱程度的偏低,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不高。其次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承担着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师对适合孩子阅读或孩子喜欢的书籍应首先了解熟悉或与学生共读,只有这样对学生的指导才具有针对性。

  三是阅读取向略显功利。阅读教学参考书和教育教学杂志在老师的阅读中占居首位,这表明一方面教学参考和教学杂志对教学工作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说明有些老师,过分依赖教参,教学工作缺乏创造力。另外,调查表明,广大小学语文老师对文史著作的阅读,较多的选择四大名著,当代的佳作和外国经典作品选择较少,阅读取向还略显陈旧。此外,为了完成各级布置的读书任务或为了做课题而读书的老师较多,读书取向略显功利。

  七、对策与思考

  小学语文教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意义重大。而教师读书不仅能够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启迪思维、增长智慧、提高素养、加快成长、实现理想甚至改变命运;还能够滋养心灵、净化情感、愉悦精神、陶冶性灵、丰富阅历;更能够使自己用心做事、激情工作、挖掘潜能、超越自我。读书对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学校整体发展,都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改进我区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现状呢

  1、远离浮躁,静心读书

  老子说:“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读书可以使我们驶入一个很宁静的心灵港湾,使自己的教学登上“会当凌绝顶”的境地。综观全国很多老师,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的老师,其中所有的成名者,如窦桂梅、于永正、魏书生、朱永新等无一不是疏离浮躁者。

  以上名师尚且如此,我们一线老师更应该摈弃浮躁,远离浮躁,静下心来好好读书。首先要对自己的人生做一个文化规划,设计自己要陆续读什么书;其次要设法使自己那种浮躁之心平静下来,把认为可以不干的事情放到一边,腾出一片心灵空间来安放文化,思考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走进书籍。

  2、读书万卷,教学有神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山东教育社总编辑陶继新先生,在《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报告中多次强调“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认为“读教相长”。因为教学实际是一个人内在文化素养的外化,如果腹中空空,教学就只能是个空架子。我们不少老师比较注重读课本、看教案、学教参,不知道功在其外;如果老师们能真正广泛涉猎各种书籍的话,我们任何教学都能达到从容轻松、出神入化的境界。因为,对老师来说,文化积淀的过程就是备课的过程。如教育专家于漪执教《孔乙己》一课,他导入新课后就这样提问:“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人的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看到悲剧使人泪下。《孔乙己》这篇小说写了孔乙己悲剧的一生,可是我读了以后,眼泪不会夺眶而出,而是感觉内心一阵痛楚,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孔乙己的悲剧是在笑声中进行的,那么孔乙己的悲剧到底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呢?”由此我们可以见一斑而窥全豹,于漪老师读了多少书,又背了多少书,我们无人能比。可见于漪老师丰富的文化内涵,成就了于漪的独具特色的语文教学。

  3、科学选择,广泛阅读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当今世界,行万里路容易,读万卷书太难。因为现在的书籍浩如烟海,所以我们应该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读书,以便我们的知识内涵、素质修养、见识思想、人文底蕴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创新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

  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读哪些类型的书呢

  一要直面经典。高层次的文化阅读,能达到一以当十的效应,所以读书的原则要取法乎上。如果我们一味地好奇,读没有太大文化含量的图书,或者整天读一般的小报的话,即便读一辈子,我们也只是在这个层次上徘徊。但如果我们直奔上层的话,就能够以一当十。我们每一个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扩展它的宽度,高效率的阅读,可以拉长我们的精神生命和文化生命。另外读书不仅要精而深,而且要广而博,教育类以外的文学、美学、经济等方面的书都要读。因为教育只是整个文化的一个分支,我们如果不从整个文化来研读教育,就有可能误入“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状态,所以语文教师要读各种高层次的经典书籍。

  经典书籍应该包括中外经典,中国经典包括以老庄、孔孟等为代表的重要思想经典;以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代表的文化经典;以陶行知、叶圣陶等教育家著作为代表的教育经典。外国经典包括以苏格拉底、黑格尔、杜威、苏霍姆林斯基、布鲁纳、布卢姆等等为代表的重要思想经典;以《爱弥儿》《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民主与教育》等为代表的教育经典;还有许许多多人文经典名著。这些书籍都是教师涵养自己、提高自己不可或缺的典籍。

  二要关注当代。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要学习当代各方面的教育专家和教育方面的报刊,要关注象魏书生、朱永新、袁振国、叶澜、孙云晓、何炳章等教育专家;要关注余文森、顾泠沅、郑金洲等教研专家;也要关注程红兵、李镇西、刘彭芝、高万祥等知名校长;更要关注于漪、钱梦龙、李吉林、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窦桂梅、王崧舟、薛法根、孙双金等学科名师;同时还必须关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教师博览、班主任之友、小学语文教学(教师)等主要教育教学报刊;也应关注网络名师和各大报纸的教育论坛等等……

  三要注重人文。人文书籍是一个人提升品格和修养的主渠道,读这类书是读书人的真正享受。人们说,匠人和大师的区别在于匠人的学识单一,大师的学识综合。一个人要成为某一方面的大师,关键要具备与之相关的各方面综合素养,特别是人格修养,而这种修养多来自于人文书籍。教师要把自己的书教好,体现特色,彰显个性,只是学习教学专业和教育理论书籍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多读人文书籍,使之成为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语文教师要经常阅读《读者》、《意林》、《读书》、《青年文摘》、《特别关注》、《演讲与口才》、《辽宁青年》等刊物;要注重阅读季羡林、余秋雨、易中天、于丹、余光中等名家作品,要研读《时文选萃》、《智慧背囊》等好书以及中外名著。

  四要重视专业。人常说,古典让人厚重,前沿让人激越。专业是一个人工作谋生的最前沿阵地,要想取得理想的专业成绩,提升专业素养,就非得认真读专业书不可,另外熟悉了解儿童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熟读儿童经典图书和现在流行的绘本图书等,不仅能有效指导学生阅读,更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加大师生互动交流,增进师生友谊和情感。

  4、厚薄激发,读写结合,

  众所周之读是写的基础,没有大量的阅读,所谓的写,特别是所谓的写好,绝不会成为现实。但同时,只读不写也不行,大量的写,对读又是一个促进,而且多写会使写作熟能生巧。我们应该既重视阅读,又注重写作,读写结合。

  书海无涯勤涵泳,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扩展它的宽度;我们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可以好好掌握自己;我们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可以做到事事尽心。让我们自己打开书本,打开自己的成长之门,走向人生发展的最高境界吧!

十四、阅读研修日志范文

  结合《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关于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我校的想法和做法是:

  1、引导学生有创意、多角度的体验性朗读,树立体验性阅读教学观。《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阅读教学要根植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方法。像《丰碑》、《桂林山水》、《四个太阳》这样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无一不是通过学生的朗读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体验的范例。《新课标》中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给孩子们阅读的情感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园地——在内容的选择上,多是韵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图文并茂,吸引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在意境上,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及人文精神,这些都必须经过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想像才能理解和感受。为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为孩子们的情感发展创设情景,尊重并鼓励他们独特的阅读感受,挖掘情感因素,升华情感体验,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朗读是一种极具个性,融理解和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文章的体会即使一样,表达出来也肯定有所差异。因此在朗读指导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应该允许并鼓励学生通过各自独特的视角法去体会、去解读课文。惟妙惟肖地再现其情其境,把文中人物的所思所感活脱脱地表达出来。这时,学生才是一个真正的阅读主体,他们在阅读中才能真正体验到自己的精神劳动所带来的快乐,他们才可能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多角度、有创意地进行体验性朗读,不仅有利于语感形成,而且能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陶冶学生的情操。

十五、感悟新课标,培养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尝试

  《关键词》培养能力创设条件总结方法激励兴趣自主阅读

  国家教育部在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在课程总目标中规定学生小学六年中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由此看出,新课标对小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明确地提出了具体要求,不少国内外教师的教学实践证明: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保障。同时,无数事实证明,小学、中学、大学语文教师不可能对一个社会公民终身进行语文教学。人们常说:万丈高楼从地起。由此可知,阅读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语文教师应该让小学生从进校大门开始,注重培养他们的课内外的自主阅读能力。让语文教学始终贯穿落实叶圣陶老者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理念,由此可知,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要从小学生抓起。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笔者在小语阅读教学中,从而进行了如下尝试:

  1.从学生进校学习时起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1.1学生从低年级起,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教给学生一些学习语文的阅读方法,体现小语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教学这个双边活动体现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语文多媒体教学程序中,教师把自主学习方式在不知不觉中传授给学生,课堂上尽量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让学生从小学会自主阅读。教师要少讲,尽量让学生多学,比如适量布置一点课内外观察作业,预习新课或复习巩固作业。第二天在课堂上,看谁能理解新课知识,看谁已看懂了课文插图,看谁已认识了新课中的生字新词,看谁通过上网运用工具书已理解了文中句意思。对于课后思考练习题会解答了多少,对于发言积极的自主阅读的同学,教师要大方地给以夸奖。

  1.2经常总结自主阅读方法,看谁用较少时间,能理解课文大意,看谁的看图写话最精彩。对优胜者适时给予激励,强化自主阅读动机。激励措施主要为:一是期望激励,教师以满腔热情关爱每一个学生,以各种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期望。二是对那些学习有困难而自卑感较强的学生,要尽力发掘其闪光点,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利用洛森塔尔效应来激发其奋发向上的兴趣。三是成功激励。激励优者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更加热爱自主阅读,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为以后继续进行自主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

  2.课内阅读打基础,课外阅读求发展,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一个小学生,不可能从母亲生下来就会进行自主阅读。人们常说:“学生学生,就是要学习生疏和不懂的知识。”课堂内,教师要教给学生总结和学习常用的自主阅读方法。比如,要读懂一篇课文,首先要粗读全文,再细读课文,然后重点读其中的某部分,再建议学生采用从课堂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再去阅读课外读物。采用这样的课内阅读促动课外阅读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阅读的积极性。

  3.教给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3.1在学生课外自主阅读前,协助学生总结并采用从课堂内学到的阅读方法,来训练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能力。众所周知,学生从其母体中出生后,就存在个体差异,教师不可能强求学生每次阅读同量同质的课外书,更不可能把学校和各个不同学生家里的书读完,因此,就必须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对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指点他们多读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书,对于阅读能力稍差的学生,可以降低对他的阅读要求。

  3.2指点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在学生阅读前作一些必要的方法指点,对于文章内容浅显的,可以要求低年级学生读通,读顺,基本上读懂就行了。对于中年级学生,要求他们知道文中写了什么事。可用摘抄本摘录文中3-5个优美词语,一、两个佳句,基本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求他们用摘记本:在中年级进行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再简单归纳一下各段段义及全文的主题,必要时写一写阅读心得体会。对于一般文章可以粗读,对于精典的优秀文章可以细读。精读。

  4.创设条件,根据教学大纲培养学生常年性地进行自主阅读

  由于学生各自的家庭经济条件有异,多个学生家庭对课外自主阅读的必要性认可度不同,教师就要采用积极对策,扩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4.1指点学生向学校图书室借阅适合不同年级阅读的图书。

  4.2发动学生捐一本读百本活动,组建办好教室图书角,挑选尽职尽责的小干部管理借阅好图书。

  4.3对于学生自己借、找的刊物,由教师浏览后,挑选其中的优秀篇目,让学生自主阅读。同时还可以激励他们请自己的父母在新华书店购买或到邮局订阅一、两种适合于他们阅读的课外书报,比如阅读他们到邮局自订的《作文大本营》、《小学生优秀作文》、《小学生拼音报》等,或到县新华书店选购一、二本《安徒生童话选》、《爱的力量》等刊物。

  4.4定期查阅学生读书笔记,对于优秀者奖励,以便激发学生学写《摘录笔记》或读后感。对于暂差者给予善意督促。

  4.5鼓励学生挑剔刊物中的不足之外,倡议学生畅谈看了某文章后,假如我来写此文的构思或自写一篇作文来。

  5.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创设自主阅读条件

  不难看出,课外阅读实际上是小语教学的延伸阅读。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一、二年级读5万字以上,三、四年级读40万字以上,五、六年级读100万字以上,这正好印证了诗人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措施,后人又总结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要激发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在乐中读,在师生的赞扬声中读。因此,教师要尽力创设条件,让学生多读、乐读、趣读,把课外文章读懂读好。

  6.营造浓厚氛围,激励学生产生自主阅读兴趣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语文教学成功的教师在班内创设了阅读环境,营造了阅读的浓厚氛围,这对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受到熏陶,充分体现学生从读写活动中品尝到自主阅读带来的乐趣。

  本期我接教一年级学生,尽管本人在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自费买了近三百元的图书等奖励已初步树立了课外阅读兴趣的学生,在教学典礼上还对其他学生进行了精神鼓励,让学生从小感悟到多读课外读物的乐趣。

  7.总结读书法,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兴趣

  在读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讲一些古人、今人,特别是身边人会读书,读好书并从读书中获得乐趣的例子。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学会看课题想内容,看前文猜想中间的故事情节,读中间想结尾的读书方法,鼓励学生运用这种科学的读书法来读书。还鼓励学生每当自己看到一篇课文题目,来构思假如让我来写这篇课文,我会怎样构思?怎样选材?怎样谋篇布局呢?以此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因此,在读写活动中,教师要经常性地采用语言激励和物质奖励法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兴趣,并用自己以前教过的学生实例激励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例如,本人20多年以来教过的学生,由于当时激励培养了他们从小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小学毕业后又经过继续努力在西南大学毕业后,刘显成同学现已在西华师范大学任教,唐祎从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已在广东省团委主办的《黄金时代》杂志担任编辑,陈奎大学毕业后,已于去年担任了巫溪县常委和统战部长,还有的成为了中、小学校教师、医生、公务员,黄中强并享受了国务院政府津贴,有的在成都设计院工作,有的还在北京、重庆、海南等工作,有的成了公安干警……教师经常采用与学生一起交流的途径,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并适当开展一些与阅读写作有关的趣味竞赛活动,以培养学生养成长期有效的自主阅读习惯。

  叶圣陶老先生在几十年前就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像他说的那样从小喜欢阅读,会阅读、会独立自主地终身性地阅读,待一班班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大学堂后,还会自主阅读。这就是当今小语教师应该考虑到的有效的长久教学目标,以课内阅读指导打基础,课外阅读求发展,激励孩子终身喜欢自主阅读,并使其读写能力大大提高。这便是当今小语教师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课内外自主阅读能力的目标,从而提高整个语文素质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重庆教育论丛》2003年3期P12-13(重庆市教委主管,市教育学会主办)

  [3]《课程通识培训读本》

感悟新课标,培养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尝试

十六、农村生自主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背景及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联系阅读教学,就是要提倡自主性阅读。阅读教学要突破定势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探究与发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目前学生表现出阅读能力不强,对阅读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面对现状我通过反思,深刻地认识到:阅读教学必须适应新课改发展的需要,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阅读新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迫在眉睫。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不但要读懂课文内容,还要感悟课文情感。因此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凭借教材,通过“自读、自选、自悟、自创”的学习,来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课题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一)、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告诉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是喜欢做,愿意做,才能够做好。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阅读产生极大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就会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产生强烈的欲望。兴趣是做好一切事物的前提。由此可见,同样的道理:如果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创设情境,引起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每堂课的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方法有很多,设计问题,由课题引发,利用电教手段等。例如在教学《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课时,由理解课题的“名扬中外”一词设置问题:为什么说这幅画名扬中外呢?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激起学生读书兴趣后,让同学们自己读书围绕问题在课文中找一找。再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借助视频动画感受海底鱼多,问学生课文中是怎样形容的,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进而引出夸张的句子: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2、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想去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不可低估。在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成才之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因为古往今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人,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

  3、随机指导。

  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范,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和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及时进行激励表扬,这样便会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气氛。

  (2)、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

  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采用灵活多变的、科学合理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授之以渔”,要“交给学生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平时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有意识地把方法渗透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使学生经过一次次的阅读实践,一点一滴地逐渐领悟方法,并且反复地练习运用,这样才能慢慢地形成阅读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自觉地运用科学方法去阅读,逐步做到:

  1、读前提出要求,在略读课的教学中充分应用课前的阅读提示,找出提示中所指示的要求,可以做一些适当补充,按要求进行读书思考。例如:学习《狮子和鹿》一课时出示课题后,让学生质疑,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提到:狮子和鹿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等

  2、读中相机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不懂的地方或文中的重点、难点给予适当的点拨、启发等,指导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从而读懂课文。例如在学习《蜜蜂》一课的时候,有同学提出:蜜蜂究竟靠什么来辨别方向的?在鼓励学生善于提问后借助参考书给与解释,并激发学生课余时间去阅读更多自己感兴趣的昆虫的书籍探索更多的秘密。可以向学生推荐《木木的昆虫日记》。

  3、读后归纳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读完某段或某篇后,应引导学生回想刚刚经历的学习过程,小结读书方法。如引导学生说出一句话、一段话是如何读懂的,段落是怎样划分的,段意是如何概括的等等,并鼓励学生把学到的这些方法不断地运用于阅读实践,逐渐形成独立阅读能力。一种阅读方法的习得,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必须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反复运用,逐步熟练,最终形成能力。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享用。

  在小学阶段,要下大力气培养认真预习的习惯;边读边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借助工具书、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积累好的词汇句子的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收获。

  (四)、要增强服务意识,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创造条件

  1、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离开学生的阅读、思考只是一句空话。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学生自己要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读不懂的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读懂了的讲出来,大家互相讨论、交流;全班经过讨论还理解不深不透的,再引导学生深入读书、思考、讨论,也可以给以必要的讲解。平时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读后谈自己印象深的地方或感受等,再引入新课的讲读。学生谈的不一定符合教师的心意,但确是自己印象深、受感动的地方,是学生真实的感受。经常这样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能体现和落实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如教学《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教师为学生展示一幅幅精美的图画。课文从大树落叶、蟋蟀叫声、大雁飞行三个方面写了秋的声音,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一种声音,进行阅读欣赏。激发学生走进课文的欲望,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要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思维也就活跃起来,对于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思想情感等必然会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学生往往会提出让教师预料不到的问题和想法,教师应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持欢迎态度,对学生那种克服从众心理,敢于发表创见的精神予以充分肯定,并在教学中因势利导,使提出的问题妥善解决,使不同意见得以发表,切不可压制、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要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我在讲读《陶罐和铁罐》时,让学生谈自己喜爱谁?为什么喜欢?多数学生说喜欢陶罐,因为它老实、谦虚;当我正在称赞大家时,有位学生突然大声说:“它还善良”。这是我课前没想到的,于是因势利导,鼓励学生继续讲讲课文中哪里体现了陶罐的“善良”。学生讲出在课文结尾段写陶罐被文物工作者挖出后,请求人们快把铁罐挖出的话中体现了陶罐的“善良”。我对这位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创新精神大加赞赏。这种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中学生的发言更加积极,气氛异常活跃。

  (五)、要增强群体观念,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除了学生个体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因素起作用外,与学生群体也有密切关系。课堂上不仅要有师生之间的交流,而且要有学生之间的交流,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学生群体在推动阅读教学上的作用。教师要善于营造愉悦的、宽松的、开放的学习气氛,使每个学生乐于投入其中,把读书讨论视为一种快乐的事。教师还要善于利用学生群体,展开互助学习。有时学生提出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应把它交给大家,依靠学生群体的优势求得妥善的解决。可分组讨论,让每个学生畅所欲言;甚至展开争论,在讨论、争论中取得共识,提高理解能力和说话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例如在教学《槐乡的孩子》体味槐乡的孩子以苦为乐时,有学生提出,劳动那么辛苦,槐乡的孩子怎么感觉到快乐呢?我顺势将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讨论,并深入小组中启发:联系我们做值日时感觉累不累?那值日完看到自己

  5的劳动成果心里又是什么样的?学生们体会到孩子们在辛苦的劳动后唱着快乐的歌满载而归,忘记的疲劳,所以说劳动最快乐!劳动最充实!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让学生在相互启发、交流中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成果及不足:

  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时取得一定成绩,从学生完成的阅读记录本中可以看到,在读书时他们多多少少,零零散散有自己的体会。但也有些不足之处:

  1.由于教师的研究经验不足,几乎都在探索着进行课题研究,因此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将向有经验的其他学校老师虚心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奋斗,不断摸索,寻找适合自己的课程实施的发展道路。

  2.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虽然好的想法很多但是不注意记录,形成的文字材料比较少,很少将自己的观点转写成文字进行交流,同时自己反思的比较少。

十七、语文中“读”的雏议

  “阅读”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去看,去读书中的内容。而小学语文课标也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去整体感知,在读中去有所感悟,在读中去培养语感,在读中去受到熏陶。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他是获取信息的一种途径。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方法。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怎样让学生读,该读点什么才有用呢?通过教学实践,有以下意见供大家参考,探讨。

  课前读包括课前的预习与课前三分钟的学习。

  语文课标指出:语文学习的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实践几个部分。把识字与写字放在了第一位,而在低中年级识字也显得尤为重要,他是学生学习其他的基础,可新教材的识字量也特别大,光靠上课的时间学生是很难得,再加上学生遗忘的规律性,低中年级的识字就显得特别的困更难。在教学时我分三步加强学生的识字教学:

  一是让学生课前预习,我要求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要做到三会:会读生字,会读词语,会读课文。但是,教师一定要从低年级起就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训练学生的预习能力。

  二是课前三分钟的利用,我的语文课课前三分钟不允许学生唱歌,让学生做什么呢?读,累积起来读前面学过的生字,词语。如此一来,又加强了对学生识字的巩固。

  三是学习完一篇新课文后,教师不是急着要求学生写字,先让学生读字,且会读新学的字。各组的小组长到老师这里过关,小组成员到小组长那里过关。我个人认为:如果学生连读都不会,那他去写有起什么作用呢?他根本都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虽然我的这种方法在老师们的眼中显得有点古板,老套,跟新的教学方法有点矛盾,也有人认为会与素质教育中的发展学生的能力相违背,但素质教育也没说发展学生的能力就不要学生的基础,而且学生连基本的东西都不会又何来能力的提升,且通过实践,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他能把学生的瞬间记忆变为永久记忆,能让学生熟练地牢固的掌握学过的生字。

  我看过许多人上公开课,也上了十几年的课,经历了课改,也尝试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我发现其实在课堂中最大的变化就是由老师的讲变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最主要的就是让学生读书,教师要给足学生读书。古人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在课堂教学中我有一个原则,绝不占用学生的读书时间,早读课,我会让学生大声的读书,绝不挪为它用,有时甚至还会觉得早读课的时间不够用,还会给他们合理的分配时间,我个人认为让学生读强过教师的讲。课堂中,对于一些重点词句的理解,我不会给他们直接给出答案,我会让他们自己读,小组读,让他们在读中去感悟,在读中去理解,不会因为因为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改变。当然,教师要交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要让学生带着思考去读,俗话说得好,光读不思考犹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样的读书又有什么用呢

  学生光掌握了书本上的东西还不够,语文教育不应该只是在课堂内,而应该在阅读上面,但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后都必须有教师的指导。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生不但能从书籍中积累词汇,丰富语言,对我们的习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1读课堂延伸的内容。

  如在上完了<<和时间赛跑后>>,我就让学生读珍惜时间的名言,读珍惜时间的相关故事。学<<她是我的朋友>>后我就让学生背有关友情的诗句,名言。其次在我们的教辅资料里面我建议大家可以充分的利用好同步作文和同步阅读,尽量让学生在学习完相关的课文之后就读相关的阅读,在习作之前读同单元的习作,这样对我们的习作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中,我会对每单元的习作做选择性的让学生读,领悟其中的写作方法和写作要点。必要时教师还要课做一定的引导。当然这就要求教师要先读书。

  2读一些优秀的读物

  读一些优秀的儿童刊物,一些经典等。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图书角,在图书室借阅大量的图书,同时还鼓励班级学生带一些课外书籍摆放在图书角,选出专门的管理人员,学生都可以在这里借阅书籍。在我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读书风气,用我班学生跟我说的:老师,我们班的学生看书已经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了。听到了这句话,我觉得是一种享受,这说明我的方法起作用了。但在学生读书的时候,我对学生的要求是:不光要读,而且要读有所获,要把你自己认为好的东西记下来。在我班上绝大部分学生都有一个笔记本,记录的都是自己在学习中学到的东西。长期下来,学生会喜欢上读书,对学生的思考以及用词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要读”是学生阅读的前提,“深读”是学生阅读的根本,“善读”是学生阅读的拓展。教师要抓好学生学习中读这一环节,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教学成绩。

十八、课题研究方案

  一、分析学生阅读现状

  阅读能力在我们语文学习能力中占据核心地位,它是学生理解课文的助手,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手段,但现实中学生的阅读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在传统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下,学习计划安排、教师精力分配以及家庭教育的侧重点都发生了偏差,于是相应的,学生就养成了很多不良的阅读习惯:有的学生不爱读书,有的学生不会读书。除了课堂上的阅读,有些成绩优秀的孩子回家后只啃教科书,有些顽劣的孩子把时间都打发在了休闲上,根本不读书,长久下来,学生的阅读领域变得极为狭隘,所能接受的只能是漫画之类的休闲书刊。这种现象实为可惜。

  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我一直认为阅读是种习惯,既是习惯便可养成,从正面意义而言,阅读习惯的养成,还能由内而外转化人的气质,因此,在班级环境中,我们应该带领孩子领略阅读的乐趣,组建班级读书会,用心领着心、用生命领着生命,和孩子们一起走进语文教学新的领域——‘班级读书会’。在‘班级读书会’中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细细品读读书的情趣、积淀厚重的人文素养。

  二、营造班级读书氛围

  (一)、建立班级书架。“众人拾柴火焰高”,设想由每个学生提供3-5本书,我们书架中就有了200多本书,这样一来,既可以方便学生自己课余阅读,又可以与同学互通有无。这些书是动态的,新书被不断带来,而学生都阅读过的“旧书”则被定时清理出来,由学生带回去,这样就能使班级书架做到常换常新。为了更好的保管图书,提高图书的使用率,我们还可以成立了“班级图书管委会”,做好了图书的登记、借阅工作,确保书架正常运转。

  (二)、成立读书小队。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兴趣、人缘、家境等)组建“书友队”,共同研读一本书。一个小队读完一本书了就可以跟其他小队互换,这样,一学期每位学生只需买一本书,但也能阅读至少6本书,完全可以保证孩子的阅读量,教师开展阅读指导也比较便利。

  (三)、落实时间,开设“读书课”。教师要静心为学生安排阅读经典的时间,否则活动不能落到实处。一学期我们一共才教学20几篇课文,有些老师用近一个月的时间来复习课文内容,这是不值的。我们可以尝试着开展了几节“班级读书会”的典型课。笔者在实践阶段开了儿童文学《窗边的小豆豆》之《大冒险》、《校歌》及《窗边的小豆豆》三次班级读书会。

  (四)、建立奖励制度。对读书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孩子应及时给予奖励,以保护他们的阅读热情,这就需要建立日常的奖励制度。笔者思考是否可以这样做:每看一本书或读书笔记撰写认真的,奖励一颗五角星;集十颗五角星换取一张书签,集五张书签换奖一本书。这样的奖励制度使人人都能受益,个个能积极争先。对设计精妙,感悟深刻的读书记录卡,在教室里予以张贴表彰,在学校网站上也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阅读成果。

  三、探究班级读书会模式

  模式如下:

  选择阅读内容——个体独立阅读——班级共同研读。

十九、研究作文

  一、问题的提出我现在是六年级的学生。

  六年级是一个关键的学年,因为临近小升初,所以大家的作业、补习很多,导致许多人视力不良,不得已戴上了眼镜,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因此,我想研究一下小学生视力不良所涉及到的原因以及预防方法。

  二、研究方法1、查阅有关的书籍、报刊、网站等,了解造成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原因。2、采用采访的方式,了解大家对视力下降的看法。3、通过多种途径,了解预防近视的方法。

  三、研究情况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体内容网络近视眼是什么近视眼的眼睛因眼球过长而影像聚集在视网膜前方,导致看远处的物体会模糊不清。书籍第一位治疗近视眼的医生1985年的美国医生网络中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及人数中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50%至60%,近视人数约为2亿人。网络世界有多少近视眼占全世界人口的33%杂志世界最深近视度数最深3000度

  四、结论1、根据研究表明,造成视力下降的原因包括:(1)读写姿势不正确;(2)经常看电视、玩电脑;(3)每天做眼保健操不认真;(4)经常躺着看书;(5)在光线不适宜的情况下看书;(6)在车厢里看书(7)遗传因素:与种族有关;有家族史。2、怎样预防近视:(1)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2)少看电视、少玩电脑;(3)合理饮食;(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3、除了同学们自身要养成好习惯,家长也要准备光线适宜的空间供孩子读书、写字。

二十、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这几年来,我们班的近视人数越来越多,许多同学近视了也不戴眼镜,有的同学连自己有没有近视也不清楚。我想,怎么才小学就有这么多的近视呢

  二、调查方法

  1、上网了解近年来小学生的近视率。

  2、调查询问同学,了解近视原因。

  3、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我班大致近视人数。

  4、怎样更好地保护视力,预防近视。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我班现有近视人数大约20人左右。全国近视人数接近4亿。小学生中有22.1%的近视率,初中有55.8%,高中有70.3%,大学生的近视比例高达80%。小学生的年级越高,近视不断增加。大多数同学用眼不卫生是导致近视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四、分析讨论

  现在的社会竞争非常激烈,许多同学的眼睛过度疲劳,导致近视产生,还有一大部分同学是因为玩电脑、看电视过久,同时不注意休息而引起的。另外,遗传和环境也是近视产生的因素之一。

  五、建议和措施

  1、希望大家注意休息,增加睡眠。

  2、课间时要多休息,做一些远眺的动作。

  3、认真做眼保健操。

  4、患了近视后,要尽快诊治。

  5、少看电视、电脑,多多看看大自然的绿色。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我们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大家一定要重视近视问题。好好保护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五彩缤纷。

研究报告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