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师评语

教师评价存在问题(高校预聘制“非升即走”引争议)

时间:2023-01-05 20:00:02 作者:吴老师 字数:3898字

  日前,北京大学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行教师“非升即走”制度;而在今年2月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合同制人员管理办法》也明确,学校要通过公开招聘和考核后聘任。该办法对教师的“非升即走”、能否续签有不同看法。“大学教师工资要高,晋升无望”、“这也是一种绩效考核啊”……从2012年起,中国一些高校试行的“预聘制”使不少教师不满。他们在学校内部产生了很多矛盾:一方面想留住年轻人;另一方面想以更加合理的机制吸引优秀人才,让教师不断地充实到大学去。“非升即走”是这一机制设立的初衷之一。但却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阻力。据介绍,一些教授为解决此问题而努力了十几年,但效果并不明显,还有不少教师认为高校有其存在的问题:教学与科研评价存在问题。为此,我们调查了在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部分高校实施的预聘制教师工资制度改革研究情况和取得了一定成果。

1何为预聘制?

  预聘制又称合同制,是指高校与在职教师签订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或公积金。实行预聘制的高校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但必须在劳动合同到期前一个月向学校提交解除劳动合同协议的申请,经批准后才能解除劳动合同。我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的预职业卡制人员的特征是“合同未到期就自动辞职(即“非升即走”),由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其本质是劳动者在“待岗”期间由学校自行管理安排,并按照自己应得报酬。这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具有人事管理权限和履行人事管理职责的工作人员被称为合同双方当事人。按照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人事制度改革要求,在高校实施预聘制,高校应按照合同约定为教职工建立岗位津贴、工资、福利等相关制度;学校对受聘人员进行考核评估;同时应为其缴纳社会保险或依法缴纳住房公积金;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教职工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政策。

1何为预聘制?

2为何实施预聘制?

  虽然预聘制改革在一些中国内地高校试行,但由于其相对宽松的管理体制,我国许多高等院校还没有实施预聘任制度。据统计,目前大多数国家(地区)高校都采用和实行教师工资制度挂钩的工资制度。“预聘制”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在美国,许多大学与教师签订聘用合同后,教师被聘期结束后,会获得固定的薪金和职位津贴待遇。这一收入与现有工资相比差距不大,但是随着教师能力的提升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其薪水可能会提高。这种固定不变的薪酬结构给年轻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和努力方向。并且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会相应地增加学校对其工作内容和水平的考核强度。因此,预聘制是很好的激励机制,使年轻学者不断充实到大学去。

2为何实施预聘制?

3效果如何?

  调查结果显示,预聘任工资制度改革试点有以下特点:——预聘制教师工资制度改革效果好于预期:首先从总体上看,改革后教师的收入比过去有了大幅提高,收入与职称晋升挂钩。另外,从时间上看,没有发生大规模裁员。其次,由于与原签订的合同期满时可以续约。另外一点是与目前一些试点省份已出台规定来对聘任期限进行限制的制度相比,预聘制改革减少了教师们对职称晋升的顾虑,同时调动了教师参与科研积极性。最后是改革效果良好:对于高校预聘制是一种积极举措,应该在制度设计上体现出可复制性强及灵活性好、激励作用大等特点予以推广。

3效果如何?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