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文档 > 职业规划

大学生专业技能总体目标(教学目标)

时间:2023-01-02 12:20:01 作者:admin 字数:5337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培养具有坚实专业基础、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从当前国内高等教育整体看,在一些重点院校的理工科专业中普遍存在着专业课知识结构单一、理论基础薄弱等问题。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必须加快转变教育理念、优化教育结构、调整办学方向、改善办学条件。

一、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以信息技术与工程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工科专业;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较强的适应市场需要和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软硬件设计、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以及计算机网络管理等能力。

一、培养目标

二、知识结构

  大学专业的知识结构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知识内容包括必修课、实验课和实践课等。在大学专业的学习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注重引导学生对本专业相关的科学知识和专业理论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实践。同时要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创新实践、技术开发等知识技能培养,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只有具备了相应能力才能使学生达到成为合格人才的目标。

二、知识结构

三、能力要求

  1、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了解专业知识的特点及其应用,掌握基本应用技能。2、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具备运用各种信息技术获取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能结合专业领域知识与实际问题展开有效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具有运用网络技术获取信息和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3、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系统仿真与实践环节,能够熟练地掌握设计过程中使用到的软件和硬件应用工具。

三、能力要求

四、教学方式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根据教学目标明确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所要求完成的教学任务,结合学生实际,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同时,努力扩大学生参与面,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方式方法

五、综合素质培养

  学生综合素质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上获得全面发展的综合表现。一个人要成为有理想、有纪律的合格的公民,首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其次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最后还要具有强烈的实践精神。因此,高校必须重视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与社会需要相结合、与个性发展相结合、与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与社会竞争需求相结合等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察,使学生具备与自身实际相适应和协调处理生活学习中各种问题并取得成功的能力。我们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把提升学生整体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促进人才成长、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增强学生自身发展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贯穿于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始终,着力在提高学生专业动手操作能力上下功夫。要求本课程教学应在传授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技巧(主要是专业课知识学习)基础上,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健康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等四方面内容。

五、综合素质培养

六、教师建议和发展方向

  通过教学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较低,课堂纪律也不是很好,这主要是由于不适应专业课程的特点,教师没有把课程的任务落到实处。作为一名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课堂管理能力,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供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来提高课堂效率和效果。同时要多和学生交流,在了解他们学习和生活状况后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最后还应该注重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为社会培养出更多能适应企业需要、胜任岗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六、教师建议和发展方向

七、工作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以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应用为主线,结合职业技能培养体系内容,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在学习本课程时,学生必须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适应企业和社会提供的技能需求。学生通过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各专业技能将逐步达到本专业毕业生应有的职业素质水平与能力特征。

七、工作内容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