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作文题材

陶渊明为什么归隐作文素材,陶渊明隐居的作文素材

时间:2023-02-05 17:05:06 作者:周老师 字数:71832字

一、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历史典故


陶渊明,这个历史上很出名的人物,流传了几千年,从小学我们就知道他,读过他的诗词的人,都被他的自然性情所吸引。都想去做他一样的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人人更是想远离城市喧嚣,隐居山林。下面是关于他辞官归隐的故事,一起来阅读下吧:

淝水一战的胜利,谢安虽然为东晋获得了暂时的喘息时机,但是,从此东晋王朝更加急剧地衰落下去,内乱不止,动荡不安。公元年,桓温的儿子桓玄占领了长江上游,发兵攻入建康,废掉晋安帝,自立为帝。三四个月后,北府兵将领刘裕击败桓玄,迎晋安帝复位。从此,东晋王朝只剩下一个空壳了。

就在这个时期,却出现了一个中国古代的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一名陶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中。他的曾祖父就是东晋著名的大将军陶侃;但到了他的少年时代,陶家已经败落,生活贫困。

尽管如此,陶渊明从小还是受到了很好的家庭教育,他博览群书,养成了寡言少语、厌恶虚荣、不贪富贵的高洁性格。这种个性影响了他的仕途生涯,一生中,只在十三年当中断断续续地做了几次小官。

直到二十九岁时,陶渊明才谋得江州祭酒一职,却因忍受不了官场的繁文缛节,早早辞了职。在家闲居了五六年后,三十五岁时,到了荆州,在刺史桓玄属下当一名小吏,不到一年功夫,又因母亲去世辞职归家,一住又是五六年。

陶渊明终究是名将的后代,官场里知道他的人很多。公元405年,当他四十一岁时,又被推荐到彭泽(今江西九江东北)当了县令。

好不容易在彭泽当了几十天县令,一天,陶渊明得到一个消息:东晋的权臣刘裕已封自己为车骑将军,总督各州军事;这个野心家只差一步就要夺取皇位了。

陶渊明预感到晋朝已经是名存实亡了,他十分灰心,便离开衙门回家去了。

妻子翟氏见陶渊明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不好多问。翟氏端上酒菜,可陶渊明却不动筷,仍然坐在那里叹气。过了一会,陶渊明冷不丁地说:“我想辞职回家乡!”

翟氏一听就知道他又在官场上受气了,因为像这种辞职回家的话,陶渊明不知讲过多少次了。几个月前,陶渊明曾想辞职,还是翟氏提醒他,上百亩官田就要种上稻子了,待收成以后再辞职吧。当时陶渊明总算听了妻子的话,口气缓了下来。这次翟氏仍然用官田收稻之事来劝他,陶渊明听了以后,长长叹了一口气:“唉,真没办法,难道我还是要做粮食的奴隶!”在翟氏体贴的慰劝下,陶渊明这才举起了酒杯。

时局的因素,加上陶渊明一副傲骨,他的辞官念头始终没有打消过。一天,衙役来报:过几天郡里派的督邮要到彭泽来视察。那个督邮陶渊明认识,是个专门依仗权势、阿谀逢迎,却又无知无识的花花公子。陶渊明想到自己将要整冠束带、强作笑脸去迎候这种小人,实在忍受不了。他的倔脾气又发作了:“我怎么能为了这五斗米官俸,去向那种卑鄙小人折腰呢?”

于是,陶渊明离开衙门,板着脸回到了家,冲着翟氏:“收拾行装,回乡!”

翟氏告诉他,稻谷只差几天就要收割了。

“随它去吧!”这回陶渊明已经铁了心要辞职了。翟氏问清原由后,也就不再劝说了,默默地去收拾行装。

第二天,陶渊明乘船离开了彭泽。他出任彭泽令,在任仅八十余日,十三年的仕途生涯终于结束。

从此,陶渊明在家乡过着隐居生活。对于官场,他丝毫没有眷恋之心,辞官后,反而有一种重获自由的怡然自得。他每天饮酒,写诗。他归田后的二十多年,是创作最丰富的时期,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归田园居五首》、《桃花源记》、《饮酒二十首》、《挽歌诗三首》等等。

其中,《桃花源记》更体现了陶渊明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高度。诗文中通过虚构的手法,把桃花源描绘成一个鲜花盛开,绿树成行,男女老幼,辛勤耕织,祥和无忧的安定社会。陶渊明以此寄托他的美好向往,以及对当时混乱时世、黑暗政治现实的不满。

陶渊明的诗文辞赋,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




二、关于万能素材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的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吗?
2、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羁鸟倦旧林,池鱼思故渊”,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3、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2017年高考作文万能素材集锦2017年高考作文万能素材集锦。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4、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

三、中国古代名人-陶渊明


陶渊明,东晋文学家。他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就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田园被陶渊明用诗的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

陶渊明善于将深刻的哲理融入诗歌的形象中,诗的语言朴素自然,表情含蓄委婉,被称为“陶诗中的珠玉”。如《归园田居》组诗的久享盛名,有类似的特点:写田园生活,写体力劳动,咏歌自己的理想,显示出理想获得实现的愉快。

我们学过的课文《桃花源记》《归田园居》《归去来兮辞》《饮酒》《五柳先生传》等诗文,它们的作者就是陶渊明。

【原文再现】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

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素材评析】

本文从写五柳先生的志趣爱好及思想性格等来看,与陶渊明其他诗文中表现的性格相同,自传说是可信的。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适用话题】

陶渊明远离尘世,视功名如粪土,宁可穷困潦倒,住破烂的房子,也坚持只读书自娱自乐,而绝不为了温饱而出卖自己的灵魂。适用话题“高洁”、“荣辱”、“谈意气”、“我想握住你的手”等。




四、素材之陶渊明

高考作文优秀片段---陶渊明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文人里,又有谁能将 心澄净到如此境界, 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 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 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归隐之路为中 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 “自我完善式的道德 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 的丰碑。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 吗?
2、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 想在仕途上一展自 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 然辞官归隐,“羁鸟倦旧林,池鱼思故渊”,他还是喜欢“采菊 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他找 到了自己的位臵,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3、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 之下悠然采菊。 面对南山, 渊明选择忘记, 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 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 这是心灵的选择, 这是过河人在 “河” 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4、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 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带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 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 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5、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陶渊明生活很清逸, 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 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 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 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 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 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
6、 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 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 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 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山 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 子……他便是陶渊明。
7、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便以清 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 中。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清闲 与旷达!
8、背负了太多岁月的阴影,真的让他好累。沉溺于过去,也 必将让他丧失了现在和未来, 于是, 他选择了离开。 酣眠的午夜, 他一个人,随着孤零零的帆影,踏上了回乡的小船。月光还是黯淡的,四周还是静谧的。他的衣袖随风飘摇,但此时,他却拥有 几分坦然, 几分欢喜。 全新的生活随着初升的太阳, 就要开始了, 他与朋友、家人一同早出晚归享受着田园之乐,他与他们一起品 尝着粗茶淡饭,享受着那一分简单无忧的友情以及难得的亲情。 (这段小文为我们点染了陶渊明的远离官场的轻松、 归途之乐和 田园之致,在叙述中不乏精美、自然的语言点缀。)
9、小船在水面轻轻摇荡、漂浮着,微风飘飘柔柔地吹拂我的 衣衫,轻轻暧暧地爱抚我的面颊,踏着山雀的歌韵,我醉饮船前 船后的山泉。青山回响着船桨的激水,将我所有的乡愁揉碎。眼 前是一帧浓浓淡淡的黑白照片,两岸静卧的野草是它的背景。我 倾听鸟的对唱,虫的独吟。阳光斜洒,洒满我回家的路。远远的, 能看见那个宁静而温馨的茅屋, 笼罩在淡烟里, 飘渺虚无…… (这 是一篇情景交融最好体现的作品。 那种无忧的恬淡如闲适的中国 画,一缕一缕向我们走来,小船、微风、歌韵、阳光组合成了一 幅似静又动的画面。 陶渊明就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 我们才知道, 距离我们那么遥远的五柳先生竟是这样的洒脱、无羁。)
10、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陶渊明大约是很寂寞的, 把他引为知己者应该已经很少。人们要关心收入、职称、住房, 关心孩子的学习、就业、婚姻,关心上司的意图甚至神情,关心 自己的仕途升迁……心被各种现实问题塞满的现代人, 哪里有闲 工夫如陶老夫子一样去观松赏菊, 引酒赋诗呢?特别是在某些以所谓弘道济世、气干青云自诩的人的心中,这“中国第一大隐” 官场失意便避世无为的态度更让他们不屑,比起杜甫的“安得广 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来,那不啻有霄壤 之别。
11、我们怎样在喧嚣的尘世让心中积郁的块垒消散,怎样在 繁杂的市声中让浮躁的心灵宁静,穿越时间隧道,在陶渊明的南 野田园中飘荡, 与寂寞的诗魂倾心交谈, 或许能让甘泉涌过荒漠, 在胸中流出一片绿洲。且让我们想像一下陶夫子归家时的情景。 宽袍大袖,迎着轻爽的河风,立于船头的陶公,在这样的晨光熹 微中,奔向温馨的家居。他的神态是那样的幸福、轻松、安详、 超脱,这时的他实实在在像一只“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 小鸟呢!
12、陶渊明是寂寞的,这寂寞就在一个真字,真性情,真言 语,真行为。要做到这一个真字,还真需要一番勇气和智慧。在 矢志不移和随波逐流之间,在现实利益和神圣价值发生冲突时, 选择的天平最终将偏向哪一端?这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 问题。“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哪复计东西。”人生是短暂的,人生需要旷达。现代人,守 住内心的寂寞,别让心灵蒙尘,因为寂寞是一种美丽,寂寞诗人诗意地安居。

五、素材关于自由

导读:本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陶渊明归隐
东晋诗人陶渊明一生三次出仕,三次归隐。“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出仕不过是误落尘网,归隐才是生命的大彻大悟,“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他毅然放弃功名利禄,抛下荣华富贵,41岁时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山水田园,开始了“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的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乡间,物质匮乏,劳作艰辛,陶渊明生活清苦贫困,有时甚至要靠借贷过日子。但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于落日黄昏,他“带月荷锄归”;在闲暇的日子,他与三五知己饮酒赋诗,抚琴歌啸,挥洒出一篇篇“质且绮,真且醇”之作。
挖掘求深度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一片晨曦雾霭中他醒悟着以往之不谏,犹知来者之可追。樊笼里的荣华富贵岂能让自由飞翔的小鸟甘心折断双翼,戴上金银打造的枷锁?“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远离世俗喧嚣,醉倒在南山里的悠悠菊香,与飞鸟相与还,临清流而赋诗,独守高洁。
2.在路边吃香蕉的自由
人们去到别的城市,总拥有某种解放了的自由。
一个日本朋友喜欢纽约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在东京,一旦他打了领带,一副上班族模样,就不能任意从口袋掏出一根香蕉,站在路边吃;而在纽约时代广场,穿着西装的他可以吃香蕉、啃苹果、仰头灌饮料,做出各种被日本大众视为不礼貌甚至粗鲁的行为。
另一个台北朋友到了纽约,喜欢在公园长椅上就餐。台北的气候属于副热带季风气候,中午通常是一天之中最炎热的时段,即使坐进了公园,人也是被车辆噪音包围,处于潮湿空气之中,非常不舒服,很少有人会自愿离开温度适宜的空调屋,顶着大太阳,满身大汗地吃盒饭。然而,对属温带气候的城市来说,冬季覆雪时间长,阳光是难得的礼物,人们会把握机会尽情享受,夏季白天人们甚至会全城出动,坐满公园绿地,占据每一条路边长椅,阳光充足却不似热带会烤人肌肤,每个人都悠闲地吃着三明治,阅读手上的书。如此简单的公园午餐,对台北朋友来说,却是一种小小的奢侈。
挖掘求深度
每个城市的文化不同,人们的行为方式也不同。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约定俗成的公序良俗,这是一种文化,约束着居民的行为;但也是一种枷锁,铐住了精神的某种自由,使得现代人活得愈来愈复杂了。
而事实上,活得简单就能活得自由,就如日本朋友在纽约广场啃苹果,台北朋友在纽约公园就餐,而旅人同样可以在日本路边吃香蕉。
3.向往自由的小狼
《狼图腾》里的小狼,虽然它从小被人类养大,但它还是很向往自由,不想像狗一样过那种被人控制和约束的生活,那种生活可以用苟且偷生来形容吧?尤其当它听到狼嚎的时候,它那种向往自由的感觉就越狂野,它要的是属于自己的生活和方式。想自己自由地奔放在大地上,任凭它驰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去获得食物和自己想要的很多很多……
挖掘求深度
谁能像小狼一样从围栏里走出来,谁可能就是成功者或强者了,那他也就独立了,不再像以前那样依赖他人。他可以支配自己的时间,自己给自己做决定。其实那些成功的人士,也都是为获得独立和自由而选择去创业,从而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他们不再受他人的束缚。他们比其他人快了一步,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

素材关于自由

六、陶渊明素材

陶渊明
他来了,带来了一阵阵菊香,带来了与自然相合的阔达心境。面对官阙,他选择了归园,选择了自然的那份恬适。他追求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有着“阡陌交通,落英缤纷”的理想;他绽放了压在心底的那份“自然”。他的丰碑永远树立在田园郊野之上。
(一)高考作文优秀片段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吗?
2.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羁鸟倦旧林,池鱼思故渊”,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3.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4.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5.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
6.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
7.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清闲与旷达!
8.背负了太多岁月的阴影,真的让他好累。沉溺于过去,也必将让他丧失了现在和未来,于是,他选择了离开。酣眠的午夜,他一个人,随着孤零零的帆影,踏上了回乡的小船。月光还是黯淡的,四周还是静谧的。他的衣袖随风飘摇,但此时,他却拥有几分坦然,几分欢喜。全新的生活随着初升的太阳,就要开始了,他与朋友、家人一同早出晚归享受着田园之乐,他与他们一起品尝着粗茶淡饭,享受着那一分简单无忧的友情以及难得的亲情。(这段小文为我们点染了陶渊明的远离官场的轻松、归途之乐和田园之致,在叙述中不乏精美、自然的语言点缀。)
9.小船在水面轻轻摇荡、漂浮着,微风飘飘柔柔地吹拂我的衣衫,轻轻暧暧地爱抚我的面颊,踏着山雀的歌韵,我醉饮船前船后的山泉。青山回响着船桨的激水,将我所有的乡愁揉碎。眼前是一帧浓浓淡淡的黑白照片,两岸静卧的野草是它的背景。我倾听鸟的对唱,虫的独吟。阳光斜洒,洒满我回家的路。远远的,能看见那个宁静而温馨的茅屋,笼罩在淡烟里,飘渺虚无……(这是一篇情景交融最好体现的作品。那种无忧的恬淡如闲适的中国画,一缕一缕向我们走来,小船、微风、歌韵、阳光组合成了一幅似静又动的画面。陶渊明就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我们才知道,距离我们那么遥远的五柳先生竟是这样的洒脱、无羁。)
10.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陶渊明大约是很寂寞的,把他引为知己者应该已经很少。人们要关心收入、职称、住房,关心孩子的学习、就业、婚姻,关心上司的意图甚至神情,关心自己的仕途升迁……心被各种现实问题塞满的现代人,哪里有闲工夫如陶老夫子一样去观松赏菊,引酒赋诗呢?特别是在某些以所谓弘道济世、气干青云自诩的人的心中,这“中国第一大隐”官场失意便避世无为的态度更让他们不屑,比起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来,那不啻有霄壤之别。
11.我们怎样在喧嚣的尘世让心中积郁的块垒消散,怎样在繁杂的市声中让浮躁的心灵宁静,穿越时间隧道,在陶渊明的南野田园中飘荡,与寂寞的诗魂倾心交谈,或许能让甘泉涌过荒漠,在胸中流出一片绿洲。且让我们想像一下陶夫子归家时的情景。宽袍大袖,迎着轻爽的河风,立于船头的陶公,在这样的晨光熹微中,奔向温馨的家居。他的神态是那样的幸福、轻松、安详、超脱,这时的他实实在在像一只“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小鸟呢!
12.陶渊明是寂寞的,这寂寞就在一个真字,真性情,真言语,真行为。要做到这一个真字,还真需要一番勇气和智慧。在矢志不移和随波逐流之间,在现实利益和神圣价值发生冲突时,选择的天平最终将偏向哪一端?这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问题。“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人生是短暂的,人生需要旷达。现代人,守住内心的寂寞,别让心灵蒙尘,因为寂寞是一种美丽,寂寞使人诗意地安居!
(二)写陶渊明的对联。昔我曾眠三径菊;今谁又抱一山诗?
于文章无甚解,会意此心,浮华洗尽;得山水有清音,就荒三径,归去来兮。
(三)重点人物素材陶渊明在各种话题中的灵活应用
上帝的账单:站在历史的河畔,漫瞅那一道道鸿梁,翻阅素养的楷模: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而不悔;霸王泪洒江东岸,一瞬成鬼雄;虞姬心随项王去,化作矛尖花;张骞扶着驼铃走,一心向天山;卫将军旌旗飞舞,奔向大沙漠;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能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与采菊;唐太宗载舟为民,创贞观之治;南唐后主伴寂寥,佳作不间断;康熙帝英明神武,亘古永铭记……回眸历史沧桑,掩卷长思,荡气回肠。三分啸成剑气,无处不散发着素养的光芒。
穷则独善其身:因为我知道,中国的文人总是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犹豫、徘徊。苏子想到了出世,就会增加犹豫与徘徊的痛苦。你想那陶渊明,我从来都质疑于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来都质疑于他的“欲辩已忘言”,我总想在那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后面,加上一句,你会不为六斗米折腰吗?六斗不够,八斗呢?这总是有种酸溜溜的意味。我所钟爱的苏子啊!你怎能以此为效呢?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晋陶渊明,大家是顶熟悉的了,他就是“出淤泥而不染”、近墨而不黑的代表,在官场腐朽,民怨载道的封建社会里,陶渊明能自守清节、出而不染,实在不是一件易事。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同志在未参加革命之前,也是“军阀”出身,但他也能入能出,不忘高风亮节,而始终为中国革命事业奔走不息,亦为当世万流景仰。由此可见,近墨者完全可以不黑甚而至于更红。
镜:镜乃一种品格,既然是品格,则有高尚与低劣之分。陶渊明选择“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自尊;李白选择“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自强;苏轼选择“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豁达。他们各有所爱的“镜”,他们各自选择自己所坚持的秉性。然而选择“低劣镜”的人亦有之,“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太宰嚭便在吴王面前为越国求情,是奸臣,是越国的叛徒;“张昌宗恐太后—日晏驾,为元忠所诛,乃谮元忠与戬私议”,是小人的行为,是遭人唾弃的国贼。然人各有“志”,我们无法改变他人对镜子品格的选择。
走近陶渊明
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以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题记
夕阳西下,留下一片执著的余辉也渐渐隐去,皎洁的月光升上枝头,落在书页,泻在笔尖,日复一日的循环使生活变得不像样子,天地间的真善美都消失了吗?无奈的回响又一圈圈的荡漾开去,投入历史的波流激起阵阵涟漪……
竹篱密密,杨柳依依,烟云舒展,菊点宁静。您就居于这里。每日耕田,饮酒,吟诗,享乐,无时无刻不在表露着您的真,真性情,真言语,生活中要想做到这样一个“真”字倒还是真需要些勇气与智慧。您在随波逐流与矢志不移之间终是选择了您的真理:宁静,和谐。在政治权利沉重,却又无比黑暗的时候,您硬是放弃了不易得来的彭泽县令,归隐田园,您带着与众不同的清新与旷达,寻回一方心灵净土。这是您的生活,您的追求,滚滚红尘的阵阵厮杀,只不过是您窗前的一阵风.一串雨罢了。在最昏暗的日子里,灵魂深处却充满阳光。这就无愧于您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清明!
现在您的生活已经很接近于您的理想了:在这个远离尘世的村落,每日的耕田劳作,自得其乐,又有香菊清酒于您相伴,那高洁品行的菊花不正如您吗?祥和幽静,纤尘不染。那诠释情怀的酒不也是您的最爱吗?与生和谐,远离凡尘。伴着它们,您可以真真正正地享受生活。
您的生活抑或说您的归宿就是归隐,那是最清逸.最高上.最自由的人生,那也是您的人生。做一个无忧无虑.心地向善.智慧而又快乐的老人,您一生无憾。因为您的心界即是幽静的,高洁的,政事的污浊必定无法搅扰您的生之和谐。
面对南山,您似乎彻底忘记了那些不快,选择了坦然淡泊的心态。您可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自己心境的了解与共鸣才是真正的天籁之声,琴上无弦又何妨?您能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己生活闲适,而不必“心为行役”,自然游目骋怀,参透自然。
您告诉我,在污浊社会也不能随波逐流;您告诉我,人生是短暂的,人生需要旷达;您告诉我,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做那个自然.完整的自己;您告诉我,“真”,永生不灭……
仿佛是灵魂回到内心,我猛地惊醒,窗外还是黯淡的.四周还是静谧的,而我心中,却多了几分坦然,几分宁静……
隐者颂
掬一捧月色,凝成暗夜的菊香引两怀清风,拂醒南山的曙光穿过东篱的栏栅,你认清斗米中的昏浊背负荷月的草锄,你遗忘沾露后的衣裳踏着落英缤纷,你寻寻觅觅桃源梦境追着尧舜足迹,你隐隐匿匿南山菊影没了罗绮华服,你披起晚霞织就的布衣更显高贵没了轻车香马,你踩着泪光延伸的路途更觉舒畅勇于放弃敢于清高于是你笑了,笑声中你双眸闪亮,眼神滑过一丝哀伤隐者,不就是一个隐匿疼痛,愿意被遗忘的勇者吗
舞一曲淡泊,遗万世芬芳
一位老者,在落英缤纷的桃源深处,用人生舞着一曲淡泊,却在进退间遗万世芬芳。
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无奈望着家徒四壁,望着操劳的妻,望着渴求的儿,迫于生活,他怀抱满腹经纶,依依惜别了故乡的青山,故乡的绿水,奔走仕途……
他曾在满朝文武勾心斗角的风口浪尖,舞着一曲对名利地位的淡泊,以坚守的步伐,踏出清高的旋律,遗万世的芬芳。
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愤怒地望着钱财万贯,望着昏暗的官场,望着佳肴美人的颓废,迫于不满,他怀抱满心厌恶,毅然告别了江城的深府,江城的大殿,上任参军……
他曾在市俗纷乱歌舞升平的纸醉金迷里,舞着一曲对荣华享乐的淡泊,以轻蔑的步伐,踏出桀傲的旋律,遗万世以芬芳。
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满足地望着春色满园,望着倦飞知返的鸟,望着涓涓细流的泉,为免于玷污,他怀抱满心悔恨,匆匆回到了故乡的田园,故乡的山水,远离尘市……
他曾在硕果累累田间丰收的满目金色中,舞着对谷物满仓的淡泊,以轻盈的步伐,踏出悠然的旋律,遗万世以芬芳。
“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一位老者感慨着,田园都将荒芜了,以心为形役的自己怎能不归?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一位老者决然脱掉华丽的官袍,那些华丽如何比得上朴素?那些贪图如何比得上淡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位老者就这样断绝了世俗,归居田园,以山为钵,以水为酒,饮着归真返璞,饮尽一生。
历史的诗坛多少次风起云涌,诗坛的天空多少次云卷云舒,天空又多少次变幻无穷……
然而,灯火阑珊蓦然回首时,我依然可以看到这样一位老者舞着一曲淡泊,桃花在他身边纷纷落下,遗留万世芬芳。
评析:这两篇文章分别侧重从“清高”和“淡泊”的角度,歌颂和怀念着伟大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其实,在写作过程中,又有哪个话题不能运用陶渊明这个材料呢?象苏轼、陶渊明这样的大家,在话题作文中,几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写作素材。

七、经典文化底蕴类作文素材(3)


☆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

☆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

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清闲与旷达!

勾 践

☆他站在田里,举起锄头,奋力耕耘着,豆大的汗珠顺着他的额头流过他俊美的脸庞,滴落在田地里。

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农夫,他是勾践。他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还要亲自做夫差的马前卒。回到会稽他就亲自耕种,做到非其亲种则不食,非其妻所织则不穿。吃着粗陋的饭食,还要舔尝苦胆;躺在柴草铺上休息时,还在思考着招揽八方的人才。他一刻也不懈怠。

他为什么要这样辛苦呢?国亡了,他可以逃走,可以隐居,可以平静地终老一生,然而他没有!因为他没有忘记国君的责任,没有忘记亡国的耻辱!在他的心底,铭记着他向夫差俯首称臣那一刻的心痛,铭记着他的子民迎他回到会稽时满眼的泪水!这铭记,使他可以忍受苦胆之苦,柴薪之硬!

庄 子

☆生有所息是一种超脱一种自然,这不仅仅是休息,更是灵魂的自由与憩息,正如那平原上的大河,是遍历风尘的安详地徜徉。那槁首黄馘的庄周,汉水垂钓的庄周,在夕阳西下中隐去了的他的身影。我看见他的心有如秋日的湖水一般的清澈,在那悠悠的岁月深处,远方的大哲用一生换取山林川泽中灵性的解脱。于是我开始懂得,生有所息,不是简单的休整上路,而是一种无上的境界。

☆“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持竿垂钓的庄子,有人劝他涉世为官,他漠然视之;他孤傲的心灵走不进浑浊的仕途。他出乎其外,超然尘世,视楚国相位而不顾,跳出浑浊秽气的世俗;他又入乎其内,独善其身,甘做一棵在清风中独立看守月亮的大树,把持着那洁白的美德,“享受”着逍遥的人生。庄子知入知出,一生朝气蓬勃,光霁月明。他面对一池澄清秋水,背对功名利禄,他的心就如同身边流淌的溪水一样清澈,洁净。他超然的心态注定他与仕途无缘,但正是他“出入”和谐的心态,才成就了他逍遥的一生,才使他留下了“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样****恣肆的篇章。




八、2017作文素材及话题分析:自尊、骨气


1、陶渊明为官清廉,“出淤泥而不染”,不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人折腰”,辞官不做,归隐山林,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诗文。

2、晚年贫病交加的大文学家朱自清,一身铮铮铁骨,富有骨气,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3、南宋抗战将领文天祥,面对元朝的高官厚禄的诱惑,毫不屈服,宁死不屈,以身殉国,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壮志,永垂史册。

话题拓展:自尊、骨气




九、2015年经典素材汇集

4、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
四、项羽
1、项羽,昔日的楚霸王,纵然有盖世神功也无法改变楚国破灭的事实。乌江旁,他已被敌军层层包围,空气中飘荡着象征繁盛的楚歌,悠远婉转。此刻,他刚毅无比的心开始脆弱起来,看到四处躺着的无数兄弟,他懊恼曾经的刚愎自用,悔恨楚国的大好局势和弟兄的生命葬送在自己手里。怀着深深的自责,他把刀架在了自己脖子上,刹那间,血染红了乌江河畔,倒映着半边天空。残阳如血,楚歌依然哀婉缠绵。一个巨人倒下,却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
2、“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在《垓下歌》中流露出了几分哀愁,几分无奈。在我看来,他是充满棱角的多边形,纵使有豪迈的气概,称霸的壮志,却只能在四面楚歌之时放纵形骸,苍凉的歌颂只能让滚滚的乌江为之伴奏,又有何颜面见江东父老?他的锐气,他的突兀,他的彰显,让历史也惧怕三分。“序八州而朝同列,吞二州而亡诸侯”的始皇已将天下扰得惶惶不得终日,哪又容得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
3、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的项羽,生于楚国将官世家。小时候家里请老师教他识字,没认几个他就不肯再学下去。再让他学剑术,又没学成。项羽的叔叔项梁十分生气,骂他不长进。项羽袒露心迹说:“认字,能够写自己的名字,就足够了;剑术,只能对付一个敌人,不值得去学。我要学就学对付千军万马的本领!”于是项梁就教项羽学习兵法,终于成就了项羽“西楚霸王”的大业。
4、看着站在乌江边上的你,雄姿英发,豪情万丈。相信人们忘记了的是你四面楚歌的窘迫,铭记下来的是你的豪情、你的大度与你的痴情。江边自尽,是你的宽怀所致,所以人们只会记得你的宽厚,“鬼雄”之称无愧。人们铭记着你,难怪李清照要说“至今思项羽”了。
5、李清照有诗云:"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很多人眼里,项羽是一个忠肝义胆的豪杰。他叱咤风云的伟业,所向披靡的战绩,在秦汉交替之际掀起了澎湃的浪潮。曾几何时,举世共仰,千秋景慕。项羽因之而成为历代王朝倍加推崇的人物,着实为后人所景仰。
6、"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驹不逝。驹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的悲怆无疑已成为千古绝唱。假如项羽不固守那狭隘的"义",假如项羽……那么,意气风发,衣锦还乡,击筑高歌《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四海兮归故乡,安得猛将兮守四方"的人,可能就不会是刘邦了。
7、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若奈何?
江水悠悠,泊船无数,纵使晴空万里,也无船载得动昨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冲天霸气。莫说一生只有一次失败,纵然有一千次,也永远无法抹去这伟岸男子的千古雄姿。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钢铁铸成的生命,竟然伟大到毫无韧性的地步,没有一丝一毫的权宜与苟且。要么一战灭暴秦,要么一战而弃天下,酣畅淋漓而壁立千仞,真是一种至奇至美的大活法啊!
五、荆轲
1、荆柯却不明智,他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他在卫、在榆次、在邯郸之时,人们对他的期待很低,卫元君不用他,盖聂“怒而目之”,鲁勾践“怒而比之”,这些人都看不起他,而他自己却认为自己不是平凡之人,整日与高渐离饮于市,歌于市,旁若无人,最后还真被太子丹看中,担负起刺秦的重任。结果,秦王没死,自己这方先死了田光、樊於期,最后自己死了不算,还加速了燕的灭亡。太子丹开始说他能刺秦时,荆柯还说“恐不足任便”,没想到,经不住太子的“固请”,荆柯竟不顾此“国之大事”而接了这个活,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他荆柯就被别人的期待弄昏了头。结果,在他死后,鲁勾践笑话他说:“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囊者吾叱之,彼以为我非人也。”
2、感情,似乎是一种十分缥缈的东西,但它却时时刻刻都存在着,时时刻刻都围绕着我们。亲情、友情、爱情……而我们正是有了感情,生活才更加精彩,我们正是有感情,才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人。
3、我常常怀念远古,那是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时代。那些君子翩翩风度的背后,是一个用诚实、信用、执著的信念支撑的人的结构。那别萧萧易水而去的壮士,难道他不留恋自己的家园故国?难道他不知道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他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一腔对国君的忠诚和满怀对誓言的忠贞。那手执和氏璧在秦王殿上慷慨陈词的蔺相如,难道不知秦王的阴险与贪婪?他在出发前已经许下完璧归赵的诺言!他正是循着一条实践诺言的艰难道路在英勇地捍卫国家的利益和个人心灵深处那份不朽的契约。
人在做事时总会受到感情影响。感情是促进人正确认知事物的催化剂,正是有了感情,人对事物的认知欲更强,更能加深对事物的认知。易水河边那位高唱着“风萧萧今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柯,正是因为对燕国的感情,使他认知了为国牺牲的意义和人的价值。在抗击“非典”那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我们多少可爱的白衣天使付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其中一个就是邓练贤。他说过“选择当医生就选择了奉献”,从中我们看到了他对人民、对病人的那一份真挚的感情。正是这一份真挚的感情,促使他勇敢地战斗在“抗非”第一线;在病房里,正是这一份真挚的感情,使他不畏被感染的危险,坚守一线抢救照顾病人,最终不幸因感染病毒而去世。
4、古时,荆轲因勇刺秦正为人称颂。的确,荆轲的勇气是非同一般的,然而,我总觉得荆轲死得糊涂。记得《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话是“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纵观历史,此话可算得至理名言了。战国后期,七个诸侯国再加上七零八碎的许多小国,中国被分得支离破碎,多年战事,弄得民不聊生。这时候,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是民心所向,可惜,荆轲不知这个理,他一心一意要杀秦王,促成那一批势单力薄的小国。不过,荆柯毕竟只是一介书生,战国以前的历史也不很长,他不明白分久必合的道理是不足为怪的。荆轲死了不算,秦王恼羞成怒,下令立刻攻打燕,救燕不成反加速了燕的灭亡,荆轲实在太失算。所以,荆轲不但没救燕,还加速了燕的灭亡,真是太糊涂了。

十、论辛弃疾归隐时期的陶渊明情结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年68岁。

  【陶渊明】东晋时著名诗人。因其诗作主要在田园领域且成就颇高,故被后人奉为“田园鼻祖”。陶渊明曾入仕,做过江州祭酒、彭泽令一类的小官,也曾怀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极大政治热情,但终因“不为五斗米折腰”,主动辞官,归隐田园。陶渊明为人景仰,起初只是因为他是一个高洁的隐士,他的躬耕道路和平淡诗风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陶渊明真正被推崇是在宋代。宋人认为“作诗须从陶、柳门中来乃佳。不如是,无以发萧散冲淡之趣,不免于局促尘埃,无由到古人佳处”。当时的文坛巨子苏轼、黄庭坚、陆游等,更是以陶诗为诗之最佳。苏轼曾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生活在这样一个推崇陶渊明的时代,辛弃疾受到陶的影响是理所当然的。陶渊明在作品中实现了道家追求“自然”,玄学推崇“平淡”的美学理想,以道家知足寡欲、乐天安命、自然无为的思想挣脱苦闷,创造出宁静、平和的物我交融之境。同样,“自愧渊明”却又屡屡言之的辛弃疾,也对陶渊明表示出极大的认同,词作中流露出浓郁的陶渊明情结。据统计,辛词中涉及陶渊明的有92首142次,而且绝大部分创作于他归隐期间。

  辛弃疾是南宋真正的主战派,平生极为佩服继承父兄霸业,称雄江东,北拒曹操的吴主孙权。深为羡慕“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宋武帝刘裕。然而在他南归之后,不受重用,屡遭猜忌。虽曾四任帅臣,三为运使,却是七年九迁。并遭台谏之臣指责为“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宋史·辛弃疾传》从此罢归带湖,后曾短暂复出,但很快又被罢官,退隐瓢泉。虽六十四岁时最后出山,却一如往昔,很快罢官。后于1207年走完了他悲剧的一生。

  辛弃疾的陶渊明情结主要体现在闲居带湖和退隐瓢泉时期。

  一、闲居带湖时的表象认同

  辛弃疾被罢闲居在带湖,共十年。这一段岁月,辛弃疾心情十分矛盾,虽遭人弹劾,深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心中之气郁结难平,但还是深信自己不日必将受到朝廷重用,立马横刀,驰骋中原。所以这一时期,辛弃疾聊以自慰的是儒家传统的进退取舍思想。“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荀子·儒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下》)。虽然辛弃疾对“舍”、“穷”表示认同,但“用”、“通”、“达”思想却一直潜于内心,表面的退舍思想中隐藏着一颗矢志报国、建功立业的热心。

  由于毕竟归隐山野,又非本愿,为排解愁绪,表达高洁志向,所以在这一时期,辛弃疾的生活、创作都表示出对陶渊明的推崇——过着平和的归隐生活,创作富有田园特色的词作。但如果稍加分析便会发现,辛弃疾对陶渊明归隐精神的理解是偏颇的,有悖于陶渊明的本心。且看辛弃疾闲居带湖时期的词句:“东篱多种菊,待学渊明,酒兴诗情不相似。”(《洞仙歌·开南溪初成赋》);“今宵依旧醉中行。试寻残菊处,中路候渊明。”(《临江仙·莫向空山吹玉笛》);“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贺新郎·把酒长亭说》)。细分析,辛弃疾这一时期词作还仅停留在对陶渊明的表象认识上。所以提及陶渊明总是不忘酒与菊,从而进入到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士风流中去。“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从中可知辛弃疾此时眼中的陶渊明仅是一个“好为梁父吟,静待隆中对”的假隐士。表面种菊、喝酒、写诗、醉卧田园醒对青山、率意而为,怡然自乐。但实际上还是存有一颗入仕之心,静观态势,等待时机,重入仕途。且看他的一首词:《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济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富贵他年,直绕未免,也应无味,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辛弃疾的这种认识也好像很有道理,因为陶渊明确有过这样一个时期,辞去彭泽令之前,他不断摇摆于官僚与隐士两种角色之间,隐居时想入仕,入仕后想隐居,想光耀门庭,又不想屈服于他人。但陶渊明真正归隐田园,热衷躬耕,进而创作大量田园诗成为“田园鼻祖”,并不是这一时期,而是与官府彻底断绝关系,辞去彭泽令之后,陶渊明真正受人推崇的也是归隐田园后的高洁人格和反映田园风光的诗作。辛弃疾闲居带湖时认同陶渊明辞去彭泽令之前的思想,并没有领悟到陶渊明精神内质和精髓。

  二、退隐瓢泉时认识的深刻

  十年带湖闲居之后,辛弃疾终于如愿以偿,重新出山。但重返官场的时光依旧那么短暂。辛弃疾拖着疲惫的身躯不得不再次退隐,来到瓢泉。经过又一次的打击,辛弃疾那种报国热情平和了很多。儒家穷则独善、箪瓢自乐的观念已无法抚平其心灵的创伤,失去了希望的辛弃疾此时更多杂糅了一些道家泯是非、等贵贱、一死生的思想观念。在这一时期,辛弃疾对心中理想楷模陶渊明的认识也深刻多了。且看他在瓢泉时期涉及陶渊明的词句:“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念奴娇·重九席上》);“一见萧然音韵古,想东篱、醉卧参差是。”(《贺新郎·鸟倦飞还矣》);“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东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词中陶渊明形象与带湖时相比发生了极大变化,他此时认同的陶渊明并非抛弃名利之追逐、归耕田园之行为本身,而是行为背后的率性而为、顺应自然的思想境界。于是他写道:“往昔曾论,渊明胜似卧龙些。算从来,人生行乐,休更说,日饮亡何。”(《玉蝴蝶·贵贱偶然》)再也不是饮酒种菊之卧龙,代之以“岁晚凄其无诸葛,惟有黄花入手”。(《贺新郎》)从这一系列改变中可以得知,历经短暂复出之后,重又隐居瓢泉的辛弃疾再也不复当年之意气风发,在此次重出中他终于领悟到南宋朝廷政治派系斗争奥妙之所在,于是支持他奋斗半生的精神支柱突然倒塌,从此心灰意冷,不得不借助老庄来掩饰内心之悲怆,为平复内心之悲痛,他将眼光放向前贤,对处于同样境遇的陶渊明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这位异代知己身上寻找一种精神,从而更为坚强的活下去。

  确实,瓢泉之辛弃疾与辞彭泽令之后的陶渊明心态和处境极为相似。两人之前都于隐与仕之间徘徊,而此时终于下定决心,不再过问功名事,从此隐居度余生。他们的理想皆已破灭,对前景心灰意冷。如此相同的情形,也就难怪辛弃疾有如此浓厚的陶渊明情结了。他此时将陶渊明的两大精神支柱———安贫乐道和崇尚自然,纳为己用,调节了他人生观中进与退的冲突,缓和了他面对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这也正是他这一时期词作风格由豪迈转为平淡自然的原因所在。

  辛弃疾对陶渊明思想的领悟是比较深刻的,词风也深受陶渊明田园诗风的影响。但辛弃疾毕竟不同于陶渊明,陶渊明的真隐境界,辛弃疾并没有完全达到。陶渊明归隐之后,是将自己完全融入淳朴的田园生活之中,乐于躬耕,亲近农民,安于贫困,放弃任何入仕机会。据载,朋友檀道济做江州刺史去看望陶渊明,劝他在刘宋朝内做官时,陶渊明尽管常吃不饱饭,已饿得几天起不来床,也还是把檀道济送的粮、肉等扔出屋去。所以陶渊明安于田园是纯粹的,不带任何杂念的。正因如此,他才写出了反映田园生活的名篇佳作。因为亲自参与田园生活,亲历农村凋敝、民生疾苦的现实,所以,诗中不时展现田园生活的宁静中所包含的寒馁、辛劳以及遭受租税剥削的痛苦,这也成为后来田园诗人笔下屡见不鲜的主题。辛弃疾的归隐表面看也是真心,但从辛弃疾自身来讲,如果真有召他重返仕途报效国家之机,他将会义无反顾,离开山野。所以他的退隐并不纯粹,这和陶渊明的真隐是不同的。再有,辛弃疾的田园词作没有真正反映田园生活的辛劳,他只是田园生活的旁观者,与实际田园还保持一定距离。陶渊明“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辛弃疾却能建豪华住宅;陶渊明“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辛弃疾却“夜来依旧管弦声”、“两行红袖争扶。”这就使辛弃疾缺少陶渊明作为一个农民的艰辛与快乐,其审美情趣也因此带有较多的士大夫文人气息。这在很大程度上形成辛弃疾田园词的现有面貌:清新欢快,色调明朗,带有浓郁的牧歌情调。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辛弃疾虽然与陶渊明的思想、创作有相异之处,但依然有着浓郁的陶渊明情结。他深受陶渊明思想品格、生活情趣等影响。同时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丰富和发展了陶渊明,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全新的陶渊明形象。

论辛弃疾归隐时期的陶渊明情结

十一、陶渊明与苏东坡的归隐比较

  陶渊明本不反对走仕途,相反,他当初是怀着“大济苍生”的抱负进入官场的,毕竟,知识分子实现人生价值最常见、最正统、最容易走通的道路就是当干部。但由于陶渊明不适应官场繁琐的显规则和潜规则,放不下“臭老九”的架子,不愿意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在理想和现实的尖锐冲突中,陶渊明最后选择了“守拙归田园”。辞职后地位没有了,俸禄没有了,趋炎附势的朋友没有了,虽勤于耕作,“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日子还是很清苦。但他“不戚戚于贫贱”,“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时代人少地多,没有环境污染,不难找到山清水秀的清静之所,他能够通过原始的农耕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但因为不求甚解,所以看的书多;因为辄饮必醉,所以喝的酒多。买书买酒在当时都是很奢侈的事情,增加了不少经济支出,所以,生活时常窘迫。好在那时文化人少,陶渊明在乡下更是稀缺资源,识个文、断个字、当个家庭老师之类的,还是有用的,加上乡风淳朴,总有人接济他,使得他能够忘机于世外桃源,从而给后世树立了高人逸士的形象。

  六百多年之后的苏东坡是陶渊明的忠实粉丝,他真切推崇陶渊明的隐逸风度,发掘出其更多的美学价值。

  与陶渊明相比,苏东坡的才学更全面,他既是书法家(宋四家之首),又是画家(如枯木竹石图)、美食家(如东坡肉)、服装设计师(如子瞻帽),其最突出的成就是诗文和词作,尤其是词作,苏东坡对当时流行的娱宾遣兴、依红偎翠为格调的俗词注入文人高雅的品格,特别是注入了苏东坡式的超脱、飘逸、思辨的情趣和节操,这种雅化的词风,契合了当时社会的审美发展思想,影响深远。

  苏东坡的才学积累和展示得益于北宋偃武修文的国策。当时文坛思想活跃,群星闪烁,文化人占据了社会上层。苏东坡立志报国,他思想敏锐,文笔犀利,胸无城府,口无遮拦。改革派上台他挑刺,保守派上台他也挑刺,甚至连国家最高领导人也敢揶揄,整个一个愣头“愤青”。同僚虽以敬佩或嫉妒的方式承认他的才学,但往往忍受不了他的个性。

  苏东坡的一生像过山车,满腹经纶变成了“一肚子不合时宜”。他从高考成名开始,几十年多次下岗、待业、行政记过、降职甚至判刑入监,几乎“断了老头皮”,“破灶烧湿苇”的窘迫,“缥缈孤鸿影”的悲凉,“自稼躬耕”的艰辛,虽“长恨此身非我有”,但终未能“忘却营营”,一生没有远离仕途主线,最终在工作调动途中溘然长逝,“江海寄余生”“一蓑烟雨任平生”只是寄托于诗词中的理想,留给后人的不只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豪迈,更有“羡长江之无穷”、“人生如梦”的感慨。

  陶渊明身心俱隐,是一个彻底的理想主义者。而苏东坡一直游走于理想与现实之间,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归隐,这更符合不同时代许多知识分子的思想和生活状况,其内心的纠结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受陶渊明、苏东坡们的影响,之后遭遇社会矛盾、仕途坎坷、生活困顿的文人士大夫不再完全服从于传统的儒家教化,反映到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就是不再以官场为雅、仕进为雅,而是以山野为雅、归隐为雅。

十二、陶渊明是真心隐士还是被迫隐居?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提及陶渊明这个名字,似乎已经作为纯粹隐士的代名词,曾传列《晋书》、《宋书》、《南史》三史中的“隐逸”篇,可谓深入了中国文化的骨髓。是故,每每说到陶渊明,就会想到他的《桃花源记》、《归去来兮》,想到那种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那种不问尘俗世事的清醒与潇洒。在许多朝代,人们几乎都把陶渊明当作一个不关心国家大事政治形势的第一隐士、“隐士之宗”,其实事实上并非如此。

  要搞清楚,陶渊明是否真心当隐士,我们先从什么是隐士说起。何谓“隐士”?据百度百科介绍,“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其条件,首先应当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居。其次,是不仕、不出名,终身在乡村为农民,或遁迹江湖经商,或居于岩穴砍柴。鉴于此说法,历代都有无数隐居的人,并不可皆称为隐士。《南史·隐逸》云:隐士“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这就是说一般的“士”隐居也不足称为“隐士”,须是有名的“士”,即“贤者”。如《易》曰:“天地闭,贤人隐。”又曰:“遁世无闷。”又曰:“高尚其事。”显然,是说“贤人隐”而不是一般人隐。换句话说,应当的有才能、有学问、能做官而不去做官也不作此努力的人,才叫“隐士”。

  陶渊明是这样的人吗?我们分析后,不难发现他并非一开始就真心当隐士,即便是后来,不得不隐,也是出于“无可奈何花落去”,看破了红尘、看淡了名利、看透了官场,才步入了“隐居”的生活。笔者的观点如下:

  其一,陶渊明的出生环境,使他贴近政治关心国事。

  据资料记载,陶渊明出身于东晋一个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陶渊明在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环境长大,耳濡目染,决定了他和政治先天就走得很近,不可能对政治和朝廷漠不关心。

  其二,陶渊明的教育背景,使他充满理想满怀抱负。

  陶渊明年幼时,家庭败落,八岁丧父,与母亲和小妹一起相依为命,后因生活拮据,只能投靠外祖父孟嘉。而孟嘉是当代名士,陶渊明深受着外祖父的熏陶,长大后他的个性、修养,都颇具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颇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子》《老子》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家庭环境与时代思潮,让他同时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也就是说,陶渊明性格中除了有超逸的道家一面,也有儒家的入世情怀。这也从教育上决定了陶渊明是个刻有儒家思想烙印的读书人。

  其三,陶渊明的仕途经历,使他倍感失落倍加失望。

  陶渊明少有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怀着儒家“大济苍生”的愿望,出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侮辱,不久就递交了辞呈。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辞谢了。

  隆安四年,陶渊明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篡位者的帮凶。他在《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一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而《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一诗里写道“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哀怨的叹息,他对做官有些失望了。这也正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越想入世济世把官做好,遇到的困难越大,也就越容易心灰意冷。

  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元年,也就是公元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此时,他正在家乡躬耕自资,见状不由得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甚为不满,这一点说明他是非常关心政治局势的,也是有着坚定的政治立场的。

十三、隐居后的陶渊明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做过太守,父亲大概官职更低一些而且在陶渊明幼年就去世了。在重视门阀的社会里,陶家的地位无法与王、谢等士族相比,但又不同于寒门。

  陶渊明在柴桑的农村里度过少年时代,“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便是那时生活的写照。他常说因家贫而不得不出仕谋生,这固然是实情,但也不能排除一般士人具有的那种想要建功立业的动机。“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煮”(《杂计》其五)就透露了这一消息。陶渊明29岁曾任江州祭酒,不久即辞职。后来江州召为主簿,他未就仕。

  晋安帝隆安二年(398),陶渊明到江陵,入荆州刺史桓玄幕。当时桓玄掌握着长江中上游的军政大权,野心勃勃图谋篡晋。陶渊明便又产生了辞归的想法,这年冬因母孟氏卒,便回柴阳居丧。此后政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402年,桓玄以讨尚书令司马元显为名,举兵东下攻入京师。次年篡位,改国号为楚。404年刘裕起兵讨伐桓玄,入建康,任镇军将军,掌握了国家大权,给晋王朝带来一线希望。于是陶渊明又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他的心情很矛盾,一方面觉得时机到了,希望有所作为;另一方面又眷恋着田园生活:“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这时刘裕正集中力量讨伐桓玄及其残馀势力,陶渊明在刘裕幕中恐难有所作为。于是405年他便改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这年八月又请求改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馀日,十一月就辞官归隐了。这次辞去彭泽县令的直接原因,据《宋书》本传记载:“郡遣督邮至,县吏曰:‘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而他辞官时所作的《归去来兮辞》说出了更为深刻的原因:“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彻底觉悟到世俗与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违背的,他不能改变本性以适应世俗,再加上对政局的失望,于是坚决地辞官归隐了。

  辞彭泽县令,是陶渊明一生前后两期的分界线。此前,他不断在官僚与隐士这两种社会角色中做选择,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要归隐,心情很矛盾。此后他坚定了隐居的决心,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但心情仍不平静:“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其二)他在诗里一再描写隐居的快乐,表示隐居的决心,这固然是他真实的感受,但也可以视为他坚定自己决心的一种方法。在后期他并非没有再度出仕的机会,但是他拒绝了。晋朝末年曾征他为著作郎,不就。刘裕篡晋建立宋朝,他更厌倦了政治,在《述酒》里隐晦地表达了他对此事的想法。到了晚年他贫病交加,“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夫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梁肉,麾而去之。”(萧统《陶渊明传》)宋文帝元嘉四年去世前写了一篇《自祭文》,文章最后说:“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这成为他的绝笔。死后,朋友们给他的谥号曰 “靖节先生”。他的好友颜延之为他写了诔文。

十四、李煜和陶渊明隐居田园

  寂静的夜晚,月光从暗黑的夜幕上倾泻下来,洒落一地清辉。

  高楼上,一个孤独的身影正凭栏远望,一袭长衣在风中显得格外单薄。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他独自吟唱着,低沉的声音中满含无奈与惆怅。

  陶渊明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想一探究竟。不料那人却已听到了他的脚步声,缓缓地转过身来。陶渊明一惊,连忙作揖,说道:“在下陶渊明,请问阁下是……”“李煜。”“啊,原来是南唐后主,久仰久仰。”陶渊明连忙抱拳,“我刚刚好像听到……你是在吟诗吗?”“唉——”李煜叹了口气,“亡国之人,吟几句排遣排遣心中的苦闷罢了。”陶渊明望向李煜刚刚远眺的方向:“你还在想家?”

  “是啊!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只是一个诗人,一个愁比江水更多的诗人。我不该为帝,不该君临天下,我不懂什么治国方略,更没有什么远见卓识,有的只是这一肚子无用的墨水。大臣们说的对,‘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是,我爱我的子民。大宋兵临城下时,我连打也没打就投降了。因为我知道,如果两军兵戎相见,百姓就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不知会有多少无辜的生命为此而受到牵连。为了保全百姓和大臣们的性命,我选择了放弃江山,放弃王位,放弃自己的家。他们都认为我懦弱,他们哪里知道……”说着说着,他潸然泪下。

  陶渊明见状,忙走上前去,扶住他的肩,沉思片刻,问道:“你愿意跟我走吗?”“什么?跟你走?”李煜惊诧地抬起头。“我住在一个宛若世外桃源的地方,那里依山傍水,屋前是自己种的田地,屋后是青翠欲滴的竹林。那里没有世俗的纷扰,没有征战,也没有尔虞我诈,只有青山作伴,绿水相依,蝴蝶翩飞,鸟鸣啁啾。我们可以观鸟赏花,吟诗作画,岂不乐哉!”李煜转悲为喜,热切地看着他,眼神里充满憧憬。“好!我们这就走。”于是,陶渊明带着李煜,回到了自己的家。

  从此,李煜和陶渊明隐居田园,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